春意盎然,农民朋友们开始忙着给农作物施肥。
为助力脱贫攻坚,汉寿沃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贫困户“送肥上门”。
红网时刻记者 杨艳 通讯员 杨国骅 常德报道
3月份的产值报告出来了,湖南海利常德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海利常德公司)的产值达1.19亿,达到计划的104%,超额实现产量目标;和湖南海利常德公司一样收获好消息的还有沃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沃博特公司),47天生产出3.5万吨复合肥,足以满足140万亩稻田的需求。
在农业大市常德,春耕备耕是近期的“重头戏”。恢复生产,大前提是确保安全,为此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应急系统主动作为,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服务,特别是对应急系统直管的农资企业。
近日,时刻记者走进湖南海利常德公司和沃博特公司,了解这50天来应急部门与企业为春耕保供所做的努力。
危化专家组团入驻,对隐患做“减法”
海利集团是全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龙头企业,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的生命线。从2月1号开始,黄桂明与杨国军两名危化专家“组团入驻”湖南海利常德公司,俩人都是湖南省应急系统专家库专家,此次任务是开展“抽丝剥茧”的跟踪检查督促,指导企业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
“聘请的专家,主要是在企业开展安全风险研判,帮助企业制定复工复产和应急处置方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对隐患做减法,为防治做加法。”常德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专家指导服务,市区两级安全监管部门、企业有关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全程参与,为企业进行安全体检,有力提升了企业风险管控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省市区应急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团队在湖南海利常德公司调研,为企业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提供指导服务。
2月初,湖南海利常德公司改造生产线,生产消毒液。
2月1日,湖南海利常德公司接到湖南省政府的任务: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危化专家和应急部门的指导下,公司投入200多万元改造现有生产线,100名工作人员通过48小时突击奋战,改造完成2套生产装置,一次性通过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和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现场审核,获得生产许可。2月4日凌晨1点,第一批3吨消毒剂产品完成生产。随后,企业加大马力,不到10天,便完成900吨的生产任务,将消毒防疫物资送到抗疫一线。
服务队贴心帮扶,确保农肥供应"不误农时"
人误天一时,天误人一年。对于湖南汉寿县高新区马嘶桥社区贫困户李双富说,2020年春耕,是一个繁忙的春耕,也是一个暖心的春耕:包括他在内的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到了沃博特公司送来的近5吨复合肥,这一季的收成又有保障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作为一家年产复合肥50万吨的农资企业来说,加快生产、助力农户春耕备耕成为沃博特公司的奋斗目标。
常德、汉寿两级应急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沃博特公司调研。
“化肥行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作为应急部门,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汉寿县应急管理局长陈晓华说。农资生产企业人员相对密集,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兼顾生产,任务艰巨。为全面扎实做好疫情期间沃博特公司复工复产工作,常德市、汉寿县两级应急管理局成立驻厂服务队,汉寿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吴志明任组长,聂科、杨文彬任组员。
驻厂服务队,再加上县政府派遣的驻厂联络员徐龙前,还有聘请的专家,大家一同为企业提供服务。包括指导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和疫情防控方案,为企业联系口罩、消毒酒精、体温枪等防控物资,督促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2月13日企业正式开工后,服务队又为其请来专家共同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布疫情防控、解决安全管理问题,发现并指导企业整改问题及安全隐患12处。除了厂区、员工做好防控外,公司还规定,所有发出成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出厂,以保证绝对安全使用,包括运输车辆都进行全面消毒,保证不带任何隐患出厂。
另一方面,沃博特公司也及时调整销售和服务的模式,由线下服务转向线上服务。首先,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做好疫情防范宣传,引导经销商、零售商和农户做好个人防护。其次,通过网络召开线上会议、发布政策、宣传企业及产品、提供农化服务、开设“农技小课堂”等,通过手机和网络平台做好销售、发货和服务等工作,为春耕备播架起网上桥梁,实现无缝对接。
精准扶贫,送肥下乡。
农户们领取爱心农肥物资。
如今,伴随着疫情防控的日益好转,宜昌、荆州等地的运输通道恢复正常,沃博特公司的生产经营走上正轨。有了更多精力,企业开始走出车间走向田间,开展助春耕促脱贫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及时雨”,助力贫困户春耕。
一袋袋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送到了村民家门口。田野里、山间上,农机响起来了,农民忙起来了。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杨国骅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