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天元区:孩子们上学了!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昕吾 刘琦 陈奕如 编辑:张俊 2020-04-20 15:32:1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株洲4月20日讯(通讯员 谭昕吾 刘琦 陈奕如)4月20日,沉寂了3个多月的小学校园里迎来久违的笑脸,渐渐沸腾。满园的春色,终于迎来朝气蓬勃的稚嫩学子。

过去的两周时间,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天元区卫健部门防控指导、校医培训教师、黑科技装备“横扫”校园各个角落消毒、老师们设计“开学第一课”赛课等事宜,在校园里一一上演,为接下来校园的安全与活力努力耕耘。

f98e4324ba1046cd1d0e4591793fc0f.jpg

白鹤小学开学

“黑科技”登陆校园实地演练

“巨无霸”消毒机?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消毒?

在天台小学的复学消毒环节中,一辆“黑科技”消毒车格外耀眼。它使用的是紫外消毒技术。这套微波无极紫外光源消毒车来自天元区的一家上市企业——麦格米特。相比消毒水,紫外线消毒属于物理法消毒,具有无残余气味、操作方便等优势。这辆消毒车在150立方的空间内,仅需7.5分钟便可达到99.9%以上的消毒效率,在15分钟能达到100%。

为抓实抓细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开学前,各校广泛开展校园实地演练。不少高科技产品粉墨登场,助力校园防控。

4月15日,凿石小学的老师们扮演学生,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校门口,两条入校通道上按照一米的间隔贴着地贴,“学生们”踩着地贴排队入校。

校门口的体温检测仪,可快速准确测得学生们的体温。演练现场,“周同学”体温显示异常,被值守老师带到一旁的临时隔离点,由校医再次用水银体温计量体温。确认体温为37.5℃,校医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分管校领导。“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将立即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要求家长立即将孩子带到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该校校长汤彩霞说。家长接走学生后,学校将马上对临时隔离室和校门区域进行消毒。

演练中,正在上课的老师发现“罗同学”精神不佳并伴有干咳,将她带至教室外量体温,发现体温异常,立即通知班主任。班主任再次测量体温确认体温异常,通知保安队长和校医,将学生带至校内的临时隔离点。随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组织该班学生到操场,因为教室内要进行消毒和通风。

“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在建立秩序规则感,所以课间上厕所,会由楼层值班老师组织排队上厕所。”汤彩霞介绍,根据疫情防控需求,本学期增加了很多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开学前将有疫情防控视频宣讲。班级每天都有评比栏,是否正确戴口罩、规范排队等都列入评比项目。“不摸眼鼻口,戴好小口罩”的语音提醒也将代替常规的下课铃声。大课间改在室内进行,由体育老师提前录好视频,带领孩子们在教室内进行小范围活动,比如手指操等。

将特殊经历融入教学内容

疫情打断了学生们的复学计划,如何将这段特殊的经历融入教育教学中,离不开教师团队的思考与探讨。

复学前两周,天元小学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学习、了解与疫情有关的知识以及人和事,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科特点与疫情相关内容整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应对疫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我们开始了2020年上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竞赛活动,全部老师都参加了,让创意和设计充分交流。”该校校长刘容介绍。经过评审,各学科各学段选取了优秀教学设计,用于“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这其中有人类患瘟疫的历史、防控疫情中逆行者的故事、疫情发生后给我们的教训、真话的力量和生命的意义等。“其中穿插着现阶段学校、家庭生活中防疫常识等内容,很多老师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又突出了学科特点,方式也很新颖,比如通过学生展示日记谈抗疫、采用知识竞答、制作绘本和小视频等形式,循循善诱,层层推进,以此唤醒孩子内心的爱国之情和学习的动力。”刘容说。

在新马小学里,班主任教师团队也开展了专门的疫情防控专题部署会议,详细讲解老师进行错峰开学的报到工作。“班主任详细了解了错时入学、严控入校、体温检测、在班学习、课间活动、错时如厕、午餐要求、错时放学、教室清洁消毒通风这样一套防控流程,同时把开学复课准备、班级文化建设、开学黑板报布置等每项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学生们的复学安全和顺利。”该校副校长全燕妍说。

多部门联动助力开学

为助力小学做好开学前的各项防疫准备,天元区多部门联动贡献力量。4月10日,在白鹤小学的开学联防联控会议上,公安天元分局嵩山路派出所、区交警支队、区教育局、区城管队、白鹤社区、嵩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江北路加油站等单位纷纷参加。各单位代表从交通管控、周边环境、物资支持、人手支援、应急处理流程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确保校园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形成严密防控链条,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昕吾 刘琦 陈奕如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4/20/70859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