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凤凰岛茶园。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安化报道
安化县是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安化县纪委监委竭力执纪护航,2019年安化县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要想打好、打赢这场硬仗,铁的纪律是保障。在脱贫攻坚战中,人们对纪检部门的关注点更多在于“督战”。而在益阳安化,纪检干部们不但做好了执纪监督的“卫士”,更是冲到扶贫一线担当脱贫攻坚重任的“勇士”。
2015年,县纪委进驻柘溪镇唐溪村开展扶贫工作,该村于2017年退出贫困村后,扶贫工作队持续用情用力,用实际行动润养了民生、赢得了民心。
在茶园中采摘新茶的刘武汉。
“以前50元都拿不出来,现在捐500元也不是什么大事。”
疫情期间,安化县唐溪村村民刘武汉向武汉抗疫一线捐款500元的事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议论,因为刘武汉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唐溪村是省级贫困村,2015年以前,村里无集体经济生产收入,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林业和养殖业。自驻村工作帮扶队进驻唐溪村后,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发展脱贫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我们着重引导发展茶叶、熟食猪养殖、养蜂3个产业,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及受益水平。全村茶园面积由原来的200多亩发展到了将近500亩,2018年建立了唐溪村扶贫车间——安化唐溪岐山界茶业。”安化县纪委监委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连勇介绍。
唐溪村的扶贫车间。
刘武汉的日子甜起来,正是因为搭上了村里产业脱贫的快车。“现在家有几亩园,还养了土鸡,经营了一个‘垂钓休闲平台’,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几年前就脱贫了。”刘武汉说。
今年53岁的贫困户陆家良种植了1亩茶叶,过去因为交通不便,辛辛苦苦采摘的几十斤茶叶不仅要自己从山上扛下来,还要愁销路。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的路通了、电通了、水通了,网络也通了。村里先后新建和扩改通组公路26公里,一条条水泥硬化通道犹如一张大网,延伸到每户村民家门口,也点燃了他们脱贫的希望。
“以前,外面的经销商来收茶叶,鲜叶3元一斤。现在扶贫车间以4到5元一斤的价格全部兜底收购,我们还能在车间做事,每个月能领工资。”让陆家良更为开心的是,包括他在内的全村110户贫困户,人人都是合作社的股东,年底盈利都有分红。仅扶贫车间开工的第一年,销售收入54万元,贫困户共分红10万元。
作为纪委监委的扶贫工作队,在加强村里“硬件”的同时,同步发挥纪检部门的优势帮助村支两委强化“软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效能。
“唐溪村由6个小村合并,过去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举报上访的很多。”村党总支书记贺学群说,县纪委监委的工作队来了后,对贫困户的评定工作开展“回头看”,通过政策宣讲、审核把关,当时就有人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
在家门口就业的陆家良。
这几年,工作队多方筹措,前后投入1800多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项目等,所有资金和项目坚持集体研究、民主评议、村务公开。“举报逐年下降,到去年,全村没有一例举报。”贺学群说,村里办事在纪委的监督下进行,公平公开,村民们都很放心。去年,全村贫困户的人均收入达到4800多元,以前村里一些人争着想当“贫困户”,现在没人再愿意戴这顶帽子了。
改变,每天都在唐溪村发生,刘武汉脱贫的故事只是唐溪村脱贫的缩影,而唐溪村只是全县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将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安化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陈羽成说。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