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指上的“舞蹈”| 保靖县比耳镇用竹艺编织出美好生活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张皎 编辑:吴思静 2020-06-16 15:27:02
时刻新闻
—分享—

六月的太阳照在酉水河上,河面波光粼粼,神奇艳敛。河两岸,翠绿色的柑橘林一片一片“撒”满山冈。这里是保靖县比耳镇,远近闻名的“酉酉橙”就出自该镇,比耳还有一个叫人称奇的名字——“艺术小镇”。此谓何来?原来竟和比耳本顺竹艺合作社有关。

图片6.marked.jpg

来到本顺竹艺合作社,但见一间不足80平米的工作坊里,几根竹子,一把篾刀,一裁一劈一剖一削一撕一匀一刮,挺拔的竹子变成了柔软的篾条。在工匠灵巧舞动的手中,篾片不断地翻腾起伏,神奇般地织成了簸箕、筛子、饭箩、背篓、竹筐……他们,是手指上的“舞者”。比耳是著名的竹艺之乡,竹艺有着将近200年的历史。

图片7.marked.jpg

俗语说,十个篾匠九个穷,当保靖比耳本顺竹艺合作负责人、湖南省湘西竹编州级传承人姚元飞说起父辈们往事时,声调不由地低沉了下来。

比耳村盛产各类竹子,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竹器之乡”,村里人基本上人人都会编织竹器。旧时,由于生活所迫,父辈们背着背篓,带上篾刀、小锯、小凿子等,走乡串户做“上门”功夫。他们为百姓们或修补簸箕、筛子,或编上一个新背篓,换取一点收入补贴家用。他们在篾片上艰辛的跋涉,编织进生活的酸甜苦辣,汇成一支支艰辛的舞蹈。从祖父开始,姚元飞家四代都是“篾匠”,父亲姚本顺更是众多竹编艺人的杰出代表。

图片8.marked.jpg

2010年,姚本顺被定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传承人,其编织的竹艺品也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机遇的到来,对传统工艺也具有挑战性。产品的销售不再靠吆喝,必须与市场对接,还要有新的创意和设计,传统的手工艺者无力完成这一转型。2014年,姚本顺召回了在深圳工作的次子姚元飞。

受过高等教育,又在一线城市打拼过的姚元飞,一直有着竹编情结,对竹编的热爱深入骨血。但是,热爱并不能改变现状,他敏锐地捕捉到制约本顺竹编的是“产品量和类别如何扩大、生产高品质产品、销售”这三大问题。单个产品没有竞争力,销售没有选择性,他想到了成立合作社,把素有“家家都是篾匠,人人都会竹编”的比耳人箍起来,像细篾条一样抱团,力量就变得强大。就在姚元飞回来这年,湘西第一家竹编合作社——本顺竹艺合作社成立了,姚元飞成为这群“手指上的舞者”的领头人。

图片9.marked.jpg

成立之初,受技术、创意等影响,本顺竹艺合作社就编织土家小背篓、筛子、小簸箕、睡簟等十一种产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姚元飞硬着头皮四处奔波讨艺,寻求艺术院校帮助。姚元飞还与怀化学院老师张运军合作,出版了《武陵竹编艺术与技术》一书。2016年8月,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与本顺竹艺合作社合作签约挂牌,为本顺竹艺合作社创意设计开拓了新思路,设计一些书签、提包、笔等旅游小商品,结合保靖黄金茶创新了一些竹艺茶具,年产值增至每年百万元。

2017年,本顺竹艺合作社开通村电商平台,解决了直销的大难题,产品直接与客户见面。2018年暑假,本顺竹艺合作社参加为期一周的中国大漆和竹艺结合社会实践,竹编艺术上了一个新台阶。2019年,竹艺邂逅酉酉橙,强强联手开创新纪元……终于,用工匠精神编织出的本顺竹编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产品从山乡走向上海、昆明、青岛、江浙一带,甚至在国外也留下了痕迹。

图片10.marked.jpg

“有时候我们这边种橘子的比较多,农忙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家里干农活;空闲的时候就可以来我们这边做竹编。这个不是互相冲突的事情,而且是很互补的一个事情,很好地解决了留守妇女照顾小孩和老人的难题。”说到竹编的好处时,姚元飞兴致高昂。

本顺竹艺合作社带动着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给老民间艺人、留守妇女等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让竹编手艺得到了保护、传承、发展。

图片11.marked.jpg

如今,合作社有入社会员30余人,开发竹艺品种20多种,产品供不应求。大家不仅能编出睡席、竹席、桌椅、背篓等日用竹制品,还能编出双龙抢珠、水波纹浪、大小梅花等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文字及图案等工艺产品,编制的万字格簸箕、双艺簸箕、水果花盘等8件竹艺品,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授权专利。

未来,本顺竹艺合作社将以竹艺为契机打造比耳竹文化,探索偏远乡村发展特色产业的新路子。(时刻新闻记者 张皎 通讯员 彭振 周琳棱)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张皎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16/73772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