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这么一帮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吃在村、住在村,服务在村,与贫困群众结亲戚;他们沉下身子、扎根基层,走东家、进西家,把村里当成自己的家;他们因户施策,扶贫帮在点子上、扶在关键处;他们严肃党组织生活,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近年来,衡阳市共派驻扶贫工作队1481支,派驻村工作队员3432名,涌现了大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有担当有作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及队员。
6月16日起,衡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联合红网推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接地气的故事,看衡阳“驻村帮”如何用心用情谱写一曲曲动人的扶贫之歌!
衡阳市公安局驻村帮扶工作队走访贫困户。
红网时刻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一套洗漱用具、一些换洗衣服、一个铺盖卷……2017年4月,他们临危受命,背上行囊,奔赴贫瘠的大山之中。
3年前的常宁市白沙镇观坪村,“贫穷”是它最真实的写照。也就在那时,因为他们的到来,改变,悄然发生……
3年时间里,他们沉下心、真扶贫、扶真贫,用真心换民心、变“输血”为“造血”,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也成为扎根贫困户心中的“贴心人”。
他们就是衡阳市公安局驻常宁市白沙镇观坪村的帮扶工作队。
6月15日,记者再次踏入观坪村,聆听他们扶贫路上的故事,平凡却有着温度,让人难以忘怀……
昔日贫困村华丽转身
观坪村新建村部。
思想涣散、设施落后、产业“空白”……衡阳市公安局驻观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朱骏回想起2017年来到观坪村的情形,恍如昨日。
观坪村位于常宁市的东南部,平均海拔4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田少人多,交通不便,村里的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小孩也大都跟着父母在外面生活,留在村里的多是一些劳动能力不足的老年人。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97户351人,成为典型的贫困村。
贫困户穷,穷在哪里?因何致贫?精准扶贫从哪里入手?一系列问题,让朱骏和同去驻村的几位队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随后几次与村支两委接触中,驻村帮扶工作队发现“班子不给力,党员不积极,村民不理会。”
送钱送物,不如建好党支部。
为帮助村支两委战斗力和凝聚力,驻村工作队定期召开例会,与村干部座谈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还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着力打造坚强团结的村两委班子。
干部有凝聚力,扶贫就有战斗力。修公路、改电网、建村部、接自来水……随后,一场风风火火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幕在观坪村全面拉开。
扶贫文化墙格外显眼。
5600米长、5米宽的平坦村道纵横交错,实现户户通,村村畅,漂亮大气的村部功能一应俱全,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一块块扶贫文化墙格外显眼,红色的净水机霸气地立在村中央,观坪村一改昔日旧面貌,实现了从颜值到品质的美丽蜕变。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做梦都没有想到,还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纯净水。”在观坪村安全饮水站,村民满贱妹放好水瓶,将卡轻轻地刷了一下净水机,清澈的纯净水哗哗地流入水瓶,也如同甘露般流入满贱妹的心中。
扶贫产业鼓了钱袋子乐了贫困户
今年的猕猴桃长势喜人。
“今年的猕猴桃长势喜人,出产时4个果子就会有1斤重。”在观坪村姚家背猕猴桃基地,朱骏捋开浓密的叶子,一个个鸭蛋大小的猕猴桃成堆地呈现在记者眼前。
朱骏告诉记者,由后盾单位出资,观坪村成立了观坪农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按每户占2000元股金的标准免费入股合作社,建立利益链接机制,享受合作社分红。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业,重点种植猕猴桃、芍药、油茶、无渣生姜等产品,还社发展特色养殖业,如养肉牛、黑山羊。
2018年,首批种植的60亩猕猴桃开花挂果,共采摘猕猴桃15000余斤,实现销售收入十五万余元,尝到甜头后,观坪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增种植猕猴桃近60亩。
朱骏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到今年的采摘期,预计有3万斤猕猴桃出产,每斤10元,产值可达30万元。“因为产出的红心猕猴桃汁多、味甜、富含维生素,从不担心销售问题,目前已预售猕猴桃一万三千余斤,合作社收到预付款13万余元。”朱骏欣喜地告诉记者。
扶贫产业不仅带来集体经济的增收也为贫困户带来了就业。
贫困户易开成就是尝到甜头的人。下午2点半,易开成戴着草帽,提着水壶来到猕猴桃基地开启下午的工作。
“每天8小时,按时上下班,还能拿到80元的工资。”易开成说起自己的工作,很是满意。他告诉记者,在政策的帮扶下,2017年,家里分到了125平方米的易地搬迁安置房,如今在家门口又找到了工作,一年收入近万元。
猕猴桃基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村里有大产业,贫困户陈年昌有着自己的小产业。
陈年昌夫妇均是残疾人,家中又有三个小孩读书,缺少劳动力,经济十分困难,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工作队驻村之前,在家养羊的陈年昌因为害怕羊卖不出去,每年都只养几只小打小闹。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观坪村后,为了帮助他脱贫致富,联系专家到场指导,并专门送他外出学习养殖技术,同时还千方百计帮助他联系销售渠道,陈年昌的养殖规模越干越大,现在已经发展为一个有80多只羊规模的“小养殖场”,每年稳定增收2万多元。
教育扶贫、医疗帮扶、残疾人帮扶……这样生活让陈年昌感觉生活充满“钱景”。
“有党的政策、有自己产业、有帮扶队的关心,我们真的很幸福。”陈年昌说着,黝黑的脸上泛起灿烂的笑容。
扶贫故事感动贫困户也感动了他们
2017年11月28日上午,39户贫困户领取了新房钥匙。
3年一千多个日夜,关于其中的扶贫故事,朱骏与工作队员们有太多的难忘。
2017年11月28日上午发生在村部会议室的那一幕深深地刻在了朱骏脑海里。朱骏回忆,那天是39户贫困户分房领取钥匙的日子。
“不大的会议室,挤满了前来领取钥匙的贫困户,大家更像过年似的,异常兴奋。”
当贫困户通过抓阄知道了自己的房号后,整个会议室都沸腾了,有的兴奋地蹦跳,有的热泪盈眶,有的相拥而泣,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沸腾过后,大家道不完感激,都说“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从精准识别,到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再到开工建设,短短数月,贫困户当时都没想到我们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会落实得如此快。当知道自己马上可以搬迁到城里的新房,开启新的美好生活,大家都有一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目前,我村已实现42户异地搬迁,3户危房成功改造。”朱骏介绍着,迫不及待地翻阅手机,寻找当年的照片与记者分享。“当看到贫困户喜极而泣的那一刻,我觉得这是我们工作队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心观坪村不脱贫,贫困户不富裕,我一定不撤回。”
2019年7月开始驻村的李奇峰,虽不到一年的帮扶时间,他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感动。
56岁的贫困户张仁生是李奇峰的结对帮扶对象,张仁生由于子女在外地打工,自己独居在家。一次,李奇峰在张仁生家走访时,老人无意中说道,脚有点浮肿,以前穿过的解放鞋特别舒服。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李奇峰跑到镇上给老人买来两双解放鞋免费送给他,张仁生颤抖着双手接过鞋子,眼里噙着泪水。
“每每我经过老人家门口,他总是远远地招呼我,给我搬凳子倒茶水。”李奇峰说,“其实我做的是一件很小的事,贫困户却永远得记在了心里。”
当记者问及扶贫队员周青海的扶贫故事时,他显得格外腼腆,总是再三地强调,“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都是一些小事。”
而从队员的三言两语中,记者听到,帮贫困户拧洗被子、维修门窗、修建菜园,他做得比谁都多。
“这些都是小事,我只是自己曾经在农村生活的经验都用上了。”周青海寥寥几语。
……
扶贫故事里还有许多工作队员的影子,记者聆听着、记录着,也被感动着。
如今,观坪村已成功摘帽,“容貌”焕然一新,而驻村帮扶工作队依旧坚守着,他们像春雨般默默滋润着这片土地,他们的故事还在续写……
来源:红网
作者:宋美君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