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巷子里的“守艺人”②丨120道手工 只为留住笔尖上的美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编辑:杨雁霞 2020-06-21 16:59:1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裁缝、笔匠、磨刀匠……他们,都属于一座城市里的老手艺人,他们靠自己的手艺谋生,也为城市的人们提供着服务。只是,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很多行业早已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但在一些小街陋巷里,还有一些老手艺人在默默地坚守。近日,红网时刻推出《巷子里的“守艺人”》系列报道,记录这些渐行渐远的背影,把他们的故事投影在记忆的黑白天幕上。

IMG_0110(20200621-160244).JPG

毛笔匠人黄希林。

QQ图片20200621160522.jpg

黄希林仍延续着老祖宗代代相传的制笔“古法”,一杆毛笔从选毫到正品,需要120道工序。

QQ图片20200621160538.jpg

黄希林说,坚持把眼前的每一支湘笔做好,或许也是一种传承。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实习生 肖依诺 摄影 徐士洁 配音 蒋楠 长沙报道

在繁华的都市中心,也会有安静的一隅旧地。

位于长沙芙蓉区的南阳街,一头是高楼大厦与喧闹人群,另一头是老街与深巷。“杨氏毛笔庄”便隐在这片街巷的旧楼内,招牌并不显眼,却干净清隽。笔庄没有门面,一户约60平方的民居,就是主人黄希林的制笔工坊。

每天上午9点,69岁的黄希林就会来到制笔工坊,系上蓝布兜,戴上老花镜,摆放好制笔的工具,开始对手里的毛笔进行专心地打磨。“我和毛笔打交道,也有二十多年了。”黄希林笑着说,这段缘,还得追溯到笔庄创始人,也是黄希林的岳父,杨德富先生。

80年前,毛笔分为“湖”“湘”两派,年轻人杨德富在湖湘制笔业的集散地南阳街,创立“世界笔庄”,后更名为“杨氏毛笔庄”,盛名一时。

80年后,“湘笔”早已在历史变迁中没落,昔日的“笔匠一条街”只剩下杨氏一家笔庄。2006年,老爷子临终前嘱咐家人:“就是我闭了眼,这块招牌也不能倒。”当时,黄希林作为杨德富的四女婿,以一个外姓的身份接过衣钵。十多年来,他从没忘记这句话,也成为了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杨氏毛笔庄的狭小制笔室内,黄希林仍延续着老祖宗代代相传的制笔“古法”,全靠手工,一杆小小的毛笔,从选毫到正品,需要120道工序。

“一杆好毛笔,讲究‘四德’,即:尖、齐、圆、健。”提起毛笔制作工艺,黄希林侃侃而谈。他说,一支好的毛笔蘸墨后各部位的长短笔毫应整齐、顺服贴合,毫束圆润如枣状,笔锋尖细;在完成书写后,笔毫依靠自身柔韧,可恢复写字前的形状。要满足这四点,每一个步骤,都需力求极致。

记得岳父杨德富生前做过一件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事。因为粘接笔头的材料供应不上,杨老爷子便尝试了新材料,结果导致一批笔中出现了掉毛的情况,他思考一番,决定将这500支二号兼毫毛笔无论好坏,全部销毁。黄希林说,多年来,他的座右铭一直是“认真做笔,规矩做人”,这也是历史上的毛笔匠人们代代传承下来的“一门道行”了。

随着现代书写工具的不断进化,毛笔连同书法在现代生活中逐步被边缘化。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体会,一封墨香扑鼻的书信带来的美好。尽管如此,黄希林依然痴迷于毛笔技艺,并为传承这门手艺而努力着。他说,做笔,从来不是为了糊口,而是将这门古法传承下去。

如今,杨氏毛笔庄从最开始的“湘笔一号”,已经做到了“湘笔七号”。除了“强迫”一下自己的亲侄子“跟师学艺”外,他还没能找到愿意接班制笔手艺的年轻人,时代如此,不免有些无奈:“这个毛笔,和中国的文字文化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再怎么样也不会丢掉,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坚持把眼前的每一支湘笔做好,或许也是一种传承。”

夕阳西下,南阳街巷弄里斑驳的墙影,让人有着时光逆转的恍惚。年近70的黄希林仍旧在这老巷子里,日复一日地精造细做。只是,手艺是老的,陈设物件是老的,连毛笔匠人也早已老矣。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21/74902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