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场战“疫”彰显忠诚担当。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湖南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主动请缨,向“疫”而行;无私坚守,与死神鏖战……他们在不同领域里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群众勠力同心,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民生命保障线。“七一”前夕,红网特别推出“疫线党员”系列报道,展现这场生死战“疫”中的磅礴红色力量。
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桥头社区居民为社区书记康娇(右一)、社区专干李雅(左一)赠送锦旗。(受访者供图)
红网时刻记者 陈彦兵 廖洁 长沙报道
“社区是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战线长、人员多、情况复杂,街巷抗疫十分不易,但越是艰难,越能彰显党的伟力。”回忆起抗疫的那些日子,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桥头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康姣十分感慨。
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桥头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康姣。
康姣用三句话总结了桥头社区的抗疫工作。
迅速织密防控网。疫情突如其来,大年三十,接到上级动员部署后,桥头社区火速拉起一支党员骨干队伍,一件雨衣、一只口罩就是战衣,一把测温枪、一支笔就是武器。社区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 的作用,3天精准完成了上万人的电话信息摸排,一周全面完成了楼栋、企业、门店地毯式排查,24小时轮流肩负7个小区的“守门”之责,为210名居家隔离对象提供生活必需品代购配送,展示了社区工作者应有的速度和担当。
扎实当好后勤队。疫情期间,桥头社区把独居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等特殊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建立了28户帮扶对象台账,筹集发放帮扶物资和现金累计35000元。康姣印象最深的是一户单亲低保家庭,家中独女正在读初二,要进行网课学习但家中没有电脑,母女俩求助到社区,通过一次特别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送来电脑和学习用品,3名在职党员还在线当起了义务家教。架起湘鄂连心桥。桥头社区辖区内一家酒店先后被确定为长沙市首家疫源地人员定点接收酒店和湖北返长人员隔离酒店,周边居民惶恐不安,酒店服务人员也纷纷请假。临危受命,社区义无反顾地接下了酒店的管理服务。面对防疫物资缺乏、后勤保障困难,社区8名党员带头上阵,一边办理入住手续、做好各项服务,一边安抚周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50多天的坚守架起了湘鄂抗疫连心桥,让230名身在异乡的湖北同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疫情期间,社区里部分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生病后,康娇亲自将老人们送到医院,并经常看望。
复盘战疫过程,康姣说,虽然平凡更觉荣光,虽然辛苦更有收获:
一是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越来越强了。有人说互联网、大数据是疫情防控的“千里眼”“顺风耳”,她却认为党员群众才是“最强帮手”。通过这次携手抗疫,社区与群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前大家把社区看作一个办事机构,很少来走动,现在大家把社区当成了第二个家,有事没事都过来坐坐。有什么活动,只要在社区群内喊一声,居民群众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
二是社区工作者的获得感越来越多了。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康姣认为,这次疫情防控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得益于省委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得益于各级对社区工作的关心关爱。现在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提上来了,出路越来越多了,大家干起工作来既有甜头、更有奔头。
三是社区老百姓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了。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定期上门走访群众、解决困难诉求,社区对群众的情况越来越熟悉,群众对社区的工作也越来越理解,有了群众的支持,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街坊的点赞和吐槽,就是镜子与标尺,反映出我们的工作成效与盲区短板。”康姣表示,通过疫情防控的磨砺,更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