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言
近日,《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央媒重点关注湖南的小康生活,湖南这么“红”,凭什么?
打开三湘小康图景,就是一幅生态美好、生活富足、文明风畅的“绿、富、美”的美丽长卷;品读小康湖南,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老百姓最有获得感的小康生活体验。湖南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三湘大地上。通过一波又一波“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坚实操作和一场场重拳治污的雷霆行动,关闭了一大批“散乱污”企业、涉重企业,完成了五大重点区域搬迁改造;从湘江保护和治理的7年持续攻坚,到岳阳城陵矶港改造、长江岸线复绿;从生态农业建设到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从乡村到城市,从工业到农业,湖南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青山绿水铺就小康社会的底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成色如何取决于脱贫质量,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落脚点是实现农民增收。从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到用3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再到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4668元,创造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十八洞村经验;长沙市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走出了一条攻破“插花贫”的有效路径。湖南以“脱真贫、真脱贫”为实干指引,以“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为坚定诺言,书写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扶贫故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湖南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梦继续想镌刻于三湘四水。
既要“生活小康”也要“精神小康”,精神向“美”则生活更美好。文明新风吹入寻常百姓家,是湖南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从人均年收入10多万元的“文印村”杨家边人不忘传家训、树新风,聚乡贤、惠家乡,用文化浸润美丽乡村;到韶山村小康之后忙着推动垃圾分类,改善村容村貌,弘扬敬老之风,养成学习风气……湖南乡村正一步步实现“村民眼里的小康”: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以物质与精神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润泽、涵养着小康生活,让小康生活更具内涵。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华声在线
编辑:彭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