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湘水激荡与日润珠塔时空相遇,烂漫山花与绯红笑脸交映成辉,小桥流水与村舍牛羊交织重叠,田园诗意与幸福栖居照进现实……
一目了然的发展,一眼可见的变化。珠晖区融媒体中心联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最美的乡村》,一笔一笔书写的脱贫故事在风景与人的交织中拉开序幕。最强大的国,最可爱的人,最美丽的村,必将汇聚成全区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决战决胜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更多的贫困群众“站起来”“跑起来”,共同绘就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
红网时刻记者 姜珊 通讯员 唐兰荣 实习生 黄如清 衡阳报道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山间的草木,在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皇田村兴旺达种禽专业合作社养殖场里,鸡鸣声宛如一曲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闻鸡而起的合作社负责人王伟正忙着给鸡投食、加水,一个清晨的活儿干下来,王伟早已是满头大汗。
王伟的家乡皇田村,是省级贫困村,现有47户贫困户,共计146人。大学毕业后,王伟一直在深圳工作,2013年,他毅然回到家乡,建起了现代化养殖场,吸纳周边近百户村民入社,其中包括10多名贫困户。几年来的辛勤打拼让他的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家庭收入节节升高,王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鸡大户和创业楷模。
兴旺达种禽专业合作社养鸡场,每天可产蛋1.5万枚左右。
“自从在这里务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家里各方面的条件都改善了好多。”村民周少庄的丈夫常年因病无法承担体力活,为了照顾家人和孩子,从2013年养殖场创办后,她便在养殖场务工,并在2016年成功脱贫。
“自己富了不能忘了乡亲,我把我所掌握的知识都告诉他们。”王伟说。有了致富“金钥匙”的他,不仅义务传授起了养鸡技术,还为村民提供销售渠道,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目前存栏有3万多羽,每天大概产蛋1.5万枚左右。下一步,我们还将打造湘黄鸡养殖产业园,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王伟说。
扶贫工作队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
从兴旺达种禽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出来,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陈湘玲一边迫不及待地向记者讲述一个个感人的脱贫故事,一边就往村民罗小毛家赶。“当年家庭条件困难,没有多余劳动力,仅靠低保和种植蔬菜,全家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回忆起当初被评为贫困户的原因时,建档立卡贫困户罗小毛有些羞愧。
罗小毛一家有四口人,上有年近九旬的母亲,下有正在上学的儿子,还有患有精神残疾的妻子。为了帮助罗小毛脱贫,陈湘玲做了个规划——利用好技术搞蔬菜种植,勤劳脱贫致富,去年罗小毛家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
贫困户罗小毛种植了豆角、凉薯、辣椒等蔬菜,黄瓜再过10天就可以上市了。
幸福除了靠自己奋斗,还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帮扶,离不开帮扶干部的鼓劲。罗小毛除了包下5亩鱼塘,种植8亩蔬菜获得收入外,还建起了2亩蔬菜大棚,实现了产业持续增收。更让他欣慰的是,儿子罗柏瑶去年还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在我最困难时,党和政府拉了我一把,我一定会继续努力,通过勤劳的双手开启致富门。”罗小毛眼里闪烁着对今后幸福生活的向往。
看到罗小毛自主脱贫的路子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红火,同村的贺平安等其他贫困户也都摒弃了“等靠要”思想,为自身脱贫增收而不懈努力。目前,该村部分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0000元。
乡村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而今天它又成为都市人诗意的向往。
据皇田村党总支书记肖茂刚介绍,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10万余元。今年,皇田村以乡音乡情为纽带,成功引进尚书堂集团、珠晖求是果园艺研究中心和湖南黄郎禽业等企业,打造研学基地、高品质水果种植、湘黄鸡养殖示范基地和高档苗木种植为一体的“三创融合”农业产业园。
“‘三创融合’农业产业园项目,村里除了前3年享有固定的3万元保底分红以外,3年后还享有15%的收益分红。今年预计村集体收入可达15万元。我想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村的致富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肖茂刚满怀信心地说。
相关推荐:
最美的乡村①|珠晖区高栗村:一基地一车间一景区 向着乡村振兴的梦想奔跑
来源:红网
作者:姜珊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