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筑“墙”广积“粮”,看“水窝子”安乡的“治水经”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刘经纶 2020-07-27 22:15:03
时刻新闻
—分享—

头顶长江,脚踏洞庭,腰缠澧水。

这是对湖南省安乡县水情的最贴切形容,该县河网纵横、湖滩密布,有一线大堤420公里,长度占湖南全省的八分之一。

长江沿线的水利人都知道,长江之险在荆江,荆江之难在洞庭,洞庭之忧在安乡。自7月3日以来,受长江中游,特别是沅澧流域持续性强降雨影响,安乡县面临自2003年以来最严峻防汛形势。

作为全国的防汛重点县,“水窝子”安乡县在今年汛期依然顶住了各路“洪军”的冲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其究竟有何治水经验?

观潮君以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的九字战略方针,安乡县在多年的防汛抗洪工作中,也形成了高筑“墙”、广积“粮”、勤“练兵”的9字治水方针。

高筑“墙”

众所周知,在防汛工作中,人防最可靠。

今年的梅雨季节相较往年而言,时间增加了一倍,达到近40天。6月份,安乡同期降雨量增加119.1%,7月份增加112.7%。

加上自6月下旬开始,由于长江上游、沅水、澧水流域长时间高强度降雨,长江形成了1号(洪峰流量53000立方米每秒)、2号(洪峰流量61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澧水形成了5次6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峰(最大的一次10700立方米每秒),沅水五强溪水库最大下泄流量达到18000立方米每秒……

这些主干河流的水量饱和,直接影响着安乡境内的东滋河、松滋河、虎渡河水的外排。全县16处水位站点全部超过警戒水位,其中13处超过警戒水位,2处超过保证水位……这给全县的防汛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但是,有着多年防汛经验的安乡人民在这场防汛战斗中,以空前的群防群控姿态,在各个堤段、险情点等地,筑起了一道安全“防护墙”!

“紧要关头,我们必须上齐劳动力。”安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刘洪流说,汛期发生以来,全县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上堤、巡险,其中,38名处级干部迅速下沉一线;县直单位包堤段守堤段的173名科级干部均到岗到位,全县共上劳力22万多人次。

当然,有了充足的劳动力,还得科学调度。

以安乡县深柳镇为例,为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他们探索出了一种“棚长制”防汛管理新模式。

何谓“棚长制”?

即在防汛堤段内每500米设置一个防汛棚,并进行编号,每个棚设棚长1人,巡逻人员6人,对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实行台账式管理。棚内配备饮用水、方便面、休息椅等生活必需品,为巡逻人员就近开展防汛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同时,镇防汛指挥所派出2个督导组,以棚为单位开展工作督导。

“棚长制的实施,为防汛巡查、监测、发现险情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深柳镇镇长邹济说,这个模式环环相扣,既明确了责任主体,也有详细的任务分工,对防汛工作有很大帮助。

广积“粮”

每逢灾害,物资的提前屯储,既关系到救灾,又关系着安民。

对于安乡这个防汛大县来说,广积粮的工作,当然是重中之重。

但是,观潮君这里强调的“粮”,不仅包括老百姓吃的粮食,更重要的是防汛物资的储备!

刘洪流透露,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要求,安乡县上足上齐防汛物资,特别是“以船代仓、以车代仓”,县防指准备了2000吨自卸驳船10艘,各地的分指中心准备了13吨大卡车47台。

同时,全县调集大中型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翻斗车等机械抢险队伍集结到指定地点,以备不时之需。

7月9日,巡逻队发现松虎洪道大堤上出现沙眼,险情不除,可能发展为溃洞、管涌,后果不堪设想!

46岁的陈家嘴镇仁寿村村民王磊和抢险队员们投入了一场“抢沙眼”的紧张战斗——挖沟、用石头做围挡、铺沙、再铺石。经历一番苦战,终于化解险情。

王磊抢险的大堤,是他的祖辈、父辈们肩挑手扛、一挑一担垒起来的。1998年,湖南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安乡县受灾严重,那也是24岁的王磊第一次抗洪。

“当时都是人工挖沙,连拖拉机都少,现在有了挖掘机和铲车,而且沙石早有准备,省了力气也省了时间。”王磊说,现在各个堤段都停着装满砂石的货车,这让群众感到非常心安。

勤“练兵”

在这轮汛期当中,安乡人民临危不惧、应对有方,这与他们平时的演练与培训密不可分。

“防汛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大家的事!”在安乡县深柳镇,有一支女子巡堤队,她们不论晴雨与白昼,每天都会扛着铁锹,在河堤上巡查。她们每天巡走的步数超2万步,负责的堤段暂未出现一起险情。

女子巡堤队队长、深柳镇潺陵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美云介绍,这支女子巡堤队共有30余人,都是社区干部与周边村民自发组建而成。她们具有丰富的防汛经验,都是在平时的培训和演练中积累而来。

观潮君留意到,在汛情发生以前,5月19日,安乡县就组织举行了全县2020防汛抢险知识培训班。各分指指挥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业务骨干约160人参加此次培训,安乡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德,县领导胡岚、周宏林出席。

培训班就安乡县洪水成因及特点情况、气象灾害防御知识、防洪工程预案、防汛抗旱组织调度等知识,为在场人员进行了详细指导。同时,陈德还要求大家组建好指挥队伍、基层队伍和“三员”队伍,抓紧抓好现场集结和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实战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这种培训在安乡县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几乎每年四五月份都会举办一次,其目的当然也非常明确。“从县里回来后,我们立即就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演练。”邹济说,他们将社区、村干部,以及部分百姓聚集在一起,进行了堵沙眼、开导浸沟、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还提早布置了防汛任务。

作为防汛大县,几乎每个安乡人民的记忆中都有一个关于防汛的故事,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防汛这个词,早已深入骨子里。

就像深柳镇桃花岭村的邓兰和邓芳两姐妹,作为80后和90后,今年她们第一次替父上堤,参加巡堤工作。没有丝毫害羞、也没有丝毫害怕,因为在她们的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小时候看父母巡堤,现在他们老了,该我们上了!”

当前,安乡县的各条河流依然保持高水位,水未退,人不撤,我们相信,这个长江中游的“洪水走廊”一定能够化危为安,保河湖安澜!

文 /黎鑫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7/27/77880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