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一个重大战略性词汇出现在会议精神里,那就是“持久战”。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正所谓“字少重磅多”,这段话不长,但信息量巨大。整段话的主旨是面对问题的中长期性,我们在各方面谋划上要通盘考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中长期协调机制”“跨周期设计和调节”“长期均衡”都是表达这个意思。而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当前经济发展总方略。
“持久战”的提出
有深刻的时代与历史背景
观潮君注意到,7月底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是惯例。虽然每年的会议都有多项议程,但不变的是研究当年的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其基本逻辑是总结工作、指出问题、提出对策。每年既有一般共性问题,又有特殊突出性问题,因此在施策上就有不同的侧重。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极大,中国二季度GDP增长刚刚由负转正。而受美国歇斯底里的逆全球化操弄影响,中国外部发展环境比往年更加严峻复杂。因此,从短期来看,“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从中长期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如何挣脱这个乾坤套,既考验内力定力,也考验思想智慧。由此看来,从持久战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的科学研判。
“持久战”一词在分析经济形势上是个新表述,但这个词早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节节败退,到处弥漫着消沉气馁的情绪。然而,毛泽东同志经过深思熟虑,于193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这篇军事哲学著作,深刻分析战争的形势和特点,科学预见战争的前景和进程,明确指出胜利的道路和方法,这鼓舞了全国人民必胜的信心。后面的历史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持久战的判断是正确的。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持久战”,同样是我们党立足特殊的国内国际环境,在“乱云飞渡”中保持战略定力,增强畅通内循环选项,实现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方法论。
把握好打持久战的工作方法
要打好持久战,不仅要有思想上的准备,还要有适当的工作方法。如今,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无法通过粗放手段比如大水漫灌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在10月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之一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十四五规划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要完成各项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可以说,持久战,也是对领导干部政绩观及工作方法的考验。
在经济的持久战里,我们还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
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党才能领导中国经济出圈破阵,才能更好地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立足“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着力办好自己的事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从持久战的角度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展现了党中央从整体战略高度谋划经济的哲学思维。
但着眼长远离不开脚踏实地,最主要的就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所以,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一些政策都极具现实针对性。比如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要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这是我们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要乘势而上巩固扩大经济恢复成果,关键就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短期来看,要继续抓好“六稳”和“六保”。从中期来看,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才是从持久战的角度认识经济形势的正确姿势。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