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岳阳8月6日讯(记者 蔡烨)湖南装备制造产品发往欧洲,走长沙-岳阳-上海-出口(全程水运),比从长沙-上海或深圳(汽运)-出口的物流模式,能节约多少运费?时效又如何?8月5日,中联重科首批“公改水-江海联运”货物从岳阳城陵矶港中转出海,这批货物的成功“试水”,即将揭晓这公改水物流性价比,也预示着湖南装备制造业或将从此选择从“湖南水上第一门户”(城陵矶港)大进大出,进而闯荡世界大市场。
中联重科首批“公改水-江海联运”货物在岳阳城陵矶港中转。
上午10点,随着行车的启动,由水上穿梭巴士——约总载重约1000吨的“湘远8号”运来,从城陵矶港中转的中联重科集装箱被吊上万吨以上的江轮,下午4点后发往上海洋山港,随后将运至意大利的热那亚。其运输路径为:长沙—岳阳—上海(外高桥或者洋山),长沙到岳阳、岳阳到上海的江轮为天天班,可随时发运,整个运输时间为6-7天;如果像中联重科以前一样,通过汽运至沿海口岸,汽运时间、进库、装箱、报关、等待海船等,整个时间在5-6天,单票货量大,时间更长。在两个运输时间上比较,从湖南内地直接出运比在沿海基本港仅仅长1-2天,但成本却降低一半以上。
集装箱装载上船。
据测算:中联重科货物直接通过汽运至沿海口岸,运输成本在8000元-12000元不等(根据回头车车源和淡旺季情况)。此次直接采用江海联运模式,运输成本在4000元左右,可以为每个柜子节约4000元-8000元。
负责承运此货物的中远海湖南公司副总经理伍久介绍:“这一个箱量可以为中联重科节约物流成本约5000元。同时,该‘公改水’模式成功实践后,将会起到示范作用,带动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国铁建等)从城陵矶港出运,为航运公司优化货源结构。”
对接湖湘产业,带动“一湖四水”!城陵矶新港区党工委书记黄俊钧在对接岳阳港“十四五”规划时提出,以“一枢纽、多布点、广延伸”为布局战略,突出岳阳港母港作用,根据产业布局确定码头功能,其中大进大出的重装产业是未来重要着力点。为此,岳阳市政府口岸办、湖南城陵矶新港区、省港务集团积极与长沙装备制造业对接“公改水-江海联运”业务,了解到客户对通关、服务、价格、箱源等方面的顾虑,他们一对一解答,有效沟通解决,从而促成了当日的首批货物出运。
同时,针对中联重科担心的客户箱源问题。城陵矶新港可以提前从口岸调入特种箱,企业可随时订用,货物全部集港之后,海关向中联重科推荐了预申报,机器直接进行报关数据对碰,可以达到秒放,效率高。海关机器查验,没有问题,当场放行;人工查验,4小时之内完结,整个过程全部在港口内部完成,较沿海更高效。
来源:红网
作者:蔡烨
编辑:实习生 陈叶彤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