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水江李新建:让乡亲们走上平安幸福路

来源:红网 作者:杨纹漪 编辑:实习生 陈叶彤 2020-08-17 10:53:4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8月17日讯(冷水江站记者 杨纹漪)8月17日,在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洞头村泉平采石场,李新建正在组织召开运输安全工作周例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2019年6月,在外创业的李新建,回到家乡洞头村出任泉平采石场法人代表,将以前年产10万吨的采石场扩大至80万吨的规模,他像个魔术师一样将洞头村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还为本村提供60个就业岗位。扩大规模后,往来络绎不绝的运输车辆奔走在村里的公路上,为了保证公路不被运输车损坏,李新建筹备建设一条直通矿场的公路,还把1.5公里的村级公路和通往采石厂的工作面全部高标准的做好水泥硬化。

当爱路护路的带头人

国道G354铎山镇洞头村岔道口,有一条1.5公里的通村公路,这是通往采石场的必经之路。

村组公路相对于省、县级公路来说,宽度、路面承重程度等都差了一筹。采石场对道路的影响又是很大的。数十辆重型货车每天奔跑在乡村公路上。而泉平采石场的扩建将直接将村组公路的运输压力翻了八倍,如果保护不好,管理不到位、约束不好车辆的超限超载问题,道路经不起几回折腾。并且,如果隐患车辆、问题车辆行驶在路上,还会给乡村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面对村民以及村支两委的怀疑,李新建积极想方法解决。他深知,荒山采石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村组公路必然承受不了骤然翻了八倍的运输压力,于是,李新建决定把1.5公里的村级公路和通往采石厂的工作面全部高标准的做好水泥硬化,并修一条长1.5公里,宽7米的产业路,从事专业的材料运输,彻底解决运输难的问题。

而这样的一个决定,泉平采石场需要耗费6000余万元,除了正在筹建的直通矿场的公路之外,李新建还购买了洒水车以及雇佣清洁工对公路进行清理。长期的维护以及日常的清洁等都是一笔巨大开销。然而李新建却并不心疼。

洞头村副主任李政清说:“他们明确表态,在他们建厂以后,所有公路的维护跟养护或者是有大面积的损坏,或者是翻修,所有费用,全部由采石场承担。”

为保护好路,保护行人安全。公司在五个路口,设立四个交通调度岗亭,安排专人专班值守,用对讲机联络路面车辆运输情况,让车辆在在路口的宽地方会车,以免会车时损坏路面。

李新建细心地守护着这条路,守护着乡亲们的一路平安。

当交通顽瘴痼疾整治的宣传员

在整治交通问题顽瘴痼疾的行动中,李新建和他的泉平采石场 ,坚持走在全市的前列。

李新建在企业开展了整治交通顽瘴痼疾的大发动、大宣传、大整治。向员工讲解“三无车辆”运输、报废车上路、车辆加装改装等交通顽瘴痼疾的危害性。通过大会小会,组织员工学习整治交通顽瘴痼疾的文件,增强员工对整治交通顽瘴痼疾的认识,督促员工准确把握文件精神,自觉遵守各项制度。

采石场内悬挂醒目的宣传横幅、厂门制作2个宣传专栏,办公室上墙了10种关于产品运输的制度,并签约鹏汉运输公司承包产品运输。认真地落实了严禁车辆超限超载、严格报废标准的车辆转运和产品运输、严格车辆按时年检等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的措施。

来采石场运输碎石的车辆,在聘请专业公司的运输车辆运输产品的同时。要求公司上下严格把关,坚持“一单四检”制度,即查合法手续、查准运资格、查问题车辆、查超限超载。决不容许加装改装车、报废车等车辆进入采石场从事产品运输,要求所有运输车辆不能超限超载,并将此作公司的一条铁规。

“采石场严格的制度标准之下,我们的司机收入肯定是降低了,因为不允许超载的话,收入降低了,但是相对来说这个维修费用也降低了,不超载,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鹏汉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汉说道。

企业在治超方面加大了力度,严禁三无车辆进厂装货 对那些改型的车辆全部把栏板取掉,按国家标准,装载运输 在三岔路口全部设计了交通临时调度岗,派专人进行调度。

治理三无车辆自然会产生矛盾与纠纷,在采石场运输的李传力因其货车达到报废标准被强制报废,这让李传力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这辆二手货车是他四处借钱买的,谁知道刚开始就结束了。后来李新建得知此事之后,拿出8万块钱,鼓励其进行转业。如今李传力在周边村落也是小有名气的厨师。

“当时心情非常气愤,赚钱的饭碗都被端了,后来采石厂对我进行开导、支持,后面又支持我改行当厨师,现在啊一家老小开支不愁。”李传力说。

公司还明文规定,学生上学期间,每天早、晚、中餐四个学生出行高峰时段,公司停止运输货物,爱心守护上学路。

李新建接手采石场以来。运输砂石80多万吨,从未发现一起超限超载的违规行为,从未发生道路伤人事故。通往采石场的通村公路,也没有一丝损坏。

当父老乡亲的贴心人

除了铁腕治理交通顽瘴痼疾之外,李新建对于家乡的反哺也是不遗余力。

通往村里的这条路,几经修建。每一次修路,都少不了他捐款。2004年,村里改建公路,当时,他刚辞职下海办企业不久,正是需要用钱之际。但他不犹豫捐了1万元。那次修路他捐得最多。

去年,公司除按规定完成上交村里的承包费外,还增加15万元上交村里。一年多来,先后投入50多万元,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解决了60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捐资10多万元作为慰问费,慰问村里老人和贫困人口。

李新建在村里建立了寒门学子助学机制,资助寒门学子上学。去年就资助2万多元,帮助5位学子,走出了家乡的这条小路,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村里有位癌症病人,生活困难,他知道后,一次性捐款3.2万元。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李新建说:“山是家乡的山,石头是家乡的石头。我办好企业的同时,希望能为群众解忧,为乡亲致富出力,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来源:红网

作者:杨纹漪

编辑:实习生 陈叶彤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8/17/817759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