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27日讯(通讯员 陈鹏宇)他来自贵州东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山麓的新华社定点帮扶的深度贫困山村。儿时,山里没有通公路,要走20公里上初中,60公里上高中。生活艰辛,求学不易,造就了山里人那种骨子里却掩不住的质朴和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韧劲。他把自己的微信命名为“大山里的顽石”。他深知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是教育使他找到生命和情感的归宿。他有几次改行到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结果都放弃了。
袁绍成现在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一位普通人民教师,担任着戏曲、舞蹈、国标专业中职学生的思政课。他授课的态度非常认真,除了认真备课,更要认真分析学生和注重课堂效果。在他看来 ,教育是一种职业,职业需要坚守和忠诚,才能干出成绩。他在第一堂课,不会急于传授知识,而是与每个学生交流,了解他们来自的地方、家庭、兴趣、爱好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并为每个学生设计一个成长表格,来记录学生在自己教育引导下的转变和进步。
袁绍成从不认为思政课是副科,相反把思政课看得非常重要,把思政课教师的角色看得非常重要。他说,思政课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思政课教师既要上好思政课,也要自觉承担辅导员的工作,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润物细无声,取得良好的效果,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培养才能找到着力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经常与同学们谈心,尤其是关心来自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孩子,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解决他们在生活或情感上遇到的问题,提升同学们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的辨别和应对能力,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袁绍成既要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要承担一定的行政和宣传工作,还要自觉承担部分辅导员工作,工作确实繁重且复杂。但他没有抱怨,始终如一,倾情教育,无怨无悔。他时常用孔子的话“忠焉,能勿诲乎!爱之,能勿劳乎!”来鞭策自己。正因为对教育的坚守和热爱,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他就是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坚守教育情怀,一个在平凡教师岗位上书写不凡故事的人。
来源:红网
作者:陈鹏宇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