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谭晓波 记者 王敏 摄影 周围 衡阳报道
美丽乡村“颜值”与“气质”并重,农旅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党员带领群众携手共建共治家园......夏末初秋,漫步于石鼓区各个乡村,在惊叹于乡村华丽“蝶变”的同时,更感受到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
近年来,石鼓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的乡村振兴道路,创新组织体系,夯实基层基础,为打造乡村振兴的石鼓样板凝聚澎湃的红色“动力”。
“一线筑垒”
——“风乍起,激活一池春水”
石鼓区美丽乡村“颜值”与“气质”并重,党员带领群众携手共建共治家园。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正在成为石鼓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引擎”。
省级贫困村——和平村凤凰涅槃式发展印证了这一点。
“路通了,灯亮了,产业活了,腰包鼓了,大家心情舒畅了,我们村再不是软弱落后村了!”8月24日,记者走进村美民富的石鼓区角山镇和平村,村民梁灿先动情地说。
在梁灿先看来,和平村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
没有一条平整的通村水泥路,没有一个像样的村部,没有一个形成“气候”的产业……2016年,和平村由小云山村与五星村合并,曾因缺乏领头雁、班子成员思想涣散、村组干部履职不到位、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服务群众能力弱等诸多问题,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点整顿。
按照“责任在一线压实、基础在一线打牢、力量在一线整合、问题在一线解决”要求,石鼓区把和平村作为挂牌督办重难点村,指导村党总支“开门抓整顿”,找出并逐一根治“病根”。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2018年4月,原五星村村主任唐仁大“临危受命”担任和平村党支部书记。
在石鼓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唐仁大带领新的村两委班子,按照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等“五化”标准,不断强化村党支部,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建的村综合服务中心集党员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综治调解中心等于一体,成为“百姓乐园”;硬化村组级道路 45公里,一条条“致富路”延伸至“家门口”;引进衡阳市君玲传统食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村共建三黑(黑芝麻、黑米、黑豆)食品基地,村集体经济突破15万元……
伴随着和平村党总支从软弱涣散迈向“先进”,这个省级贫困村已实现华丽“蝶变”。
和平村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石鼓区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精神,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石鼓区配齐配强村(社区)党组织,每年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1遍以上,今年党支部“五化”达标率稳定在100%。
“支部强链”
——“领群舞,逐梦沃野绘新景”
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正在成为石鼓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引擎”。
每年盛夏,山水莲花基地1700多亩的荷花,是角山镇利民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一睹荷花明媚之姿。即使已是夏末秋初,山水莲花基地里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我们不仅能一睹莲花最后的风采,还能体验植物迷宫、丛林探险等新颖有趣的户外活动,真是散心游玩的好去处!”市民刘女士抓住暑假的尾巴,带着孩子们游玩一圈后赞不绝口。
“基地能有如今的光景,离不开党支部的引领!”看着基地爆棚的人气,山水莲花基地负责人刘晓平颇有感慨。
如何将基地由小做大?如何让基地吸睛又吸金?刘晓平直言在基地发展之初,遇到了许多“拦路虎”。
为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在石鼓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山水莲花采取“党支部+基地+产业链”经营模式。这种新模式就是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集在产业链上,从而实现农民富在产业链上。
山水莲花基地有了党支部作为强大的堡垒,并委派党员杨荣标、朱友华对基地发展建言献策,为基地解决融资、人才等难题。同时,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及时解决贫困户的就业等难题。
党建引领,全盘皆活。如今,山水莲花基地以莲花及湿地花卉种植、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为依托,打造集休闲农业、养生度假、水上游乐、研学教育及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山水田园综合体,形成集“观赏、采摘、休闲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帮助56户贫困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
按照“性质相同、行业接近、产业互补”原则,近年来,石鼓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建立产业党支部,确保“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在哪里”。
通过产业党支部牵头“强强合作”,搭建“产销一体化”产业发展链条。石鼓区农业产业党组织实现了全覆盖,搭建绿色蔬菜、精品水果、生态休闲等产业链12条。
“党群共建”
——“同其心,乘风破浪万里航”
在党建引领下,和平村党总支迈向先进。
“雁飞千里靠头雁”。在石鼓区乡村振兴的浩瀚蓝天中,每一位党员就是振兴乡村的“领头雁”。
80后党员邓文祥就是这样的一位“领头雁”。
2019年,返乡创业的他与几个合伙人成立湖南省兆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期流转土地230亩,种植蓝莓、樱桃、蜜橘、葡萄、桑葚等高端水果。目前基地水果共有9大系列20个品种,其中30%为国内没有的品种,如浪漫红颜葡萄、阿斯蜜蜜橘、红美人蜜橘、长丰1号樱桃,70%为省内稀有的品种,预计明年水果产值将达到3000余万元,比种植普通水果产值高出近10倍。
公司与浙江农科院进行产学研合作,聘请该院果树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坚持有机化种植方法和精耕细作的管理方式,确保水果产出质量,实现“小土地”种出“高效益。
“公司以山水、田园、果园等为载体,打造集果蔬采摘、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旅游休闲新地,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名宿、农家乐等产业发展。”对于公司的发展,邓文祥充满信心。
伴随着果园绿色版图的不断扩张,村民脱贫致富的“春天”也如约而至。目前,兆祥公司共解决灵官庙村等周边4个村约100余人的就业难题,其中贫困户18人,为群众增加了实际收入。
邓文祥只是一个缩影。放眼全区,众多的党员能人正引领带动村民群众走向脱贫致富道路,引导农村构建“产业党小组+党员致富能手”服务模式,用“能人经济”示范带动乡村振兴。
仅黄沙湾街道,就有党员致富能手60余名,由党员牵头组建的产业基地就有12个,带动6000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在党员的强力“领航”下,村民群众也提起了干劲。“村里党员带头,大家你追我赶,劲头很足!” 正在修剪院内灌木的角山镇利民村村民刘爱金难掩兴奋之情。她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了,村里各家各户都很注意卫生,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
为了调动大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石鼓区推行大评小奖机制,在全区17个村,定期评选一批“宜居村庄”“最美庭院”“清洁农户”。去年以来,就对评选出来的6个宜居村庄,奖励每个5万元;对评选出来的21户最美农家,奖励每户5千元。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政府的事’到‘自己的事’,我们村已经形成了全民支持、参与、维护的良好局面!”利民村党总支书记朱宏华告诉记者。
在实施乡村共建共治过程中,石鼓区建立了区级领导带队包村、镇街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的工作机制,把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壮大都市农业作为乡村治理的重点来抓。利用创文创卫契机,充分发挥“衡阳群众”志愿者作用,逐村逐组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动员会、户主代表会,打消村民思想顾虑,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各村组在制定整治规划、具体设施、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上,全程听取群众的建议,形成了“村村推进、户户行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来源:红网
作者:谭晓波 王敏
编辑:魏麒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