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十四五”特色教材《中医治疗方法学》编委会暨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举行。
红网时刻9月2日讯(通讯员 邓湘琴 记者 刘玉先)9月1日,“十四五”特色教材《中医治疗方法学》编委会暨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中医专家集聚一堂,启动《中医治疗方法学》专著编写工作。
对此,国医大师刘祖贻先生评价,该专著将填补中医治疗学专著的空白,在中医基础学科和中医临床学科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对指导中医教学和临床运用、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我国现行的中医教学体系中,中医治疗的相关内容散见于中医各学科,没有一本完整介绍中医治疗学的专著,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导致中医教学理论体系不完整,轻视了中医治疗学在中医基础学科中的地位,加大了学生从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到临床内、外、妇、儿学科的跨度。许多流传于民间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也因为这门学科的缺失,无法录入、归类到现行的中医教科书中。这些方法如不加以收集整理,并列入中医教科书中,还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针对上述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庹勤慧建议,在现行中医理法方药的基础上,将散见于中医各学科中的中医治疗学相关内容整理归一,建立和完善中医治疗学学科体系,使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医治疗方法学》专著将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胡志希、罗健担任主编,联合全国中医基础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共同编写,整理散见于中医各学科中的中医平衡思想和治疗方法,收集散失在民间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挖掘古代经典文献中的中医平衡思想和治疗法则。在此基础上,通过课题的形式,将中医平衡学术思想和治疗法则(理法方药)收集整理归一,在现行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上,创建中医治疗学学科体系。《中医治疗方法学》专著编写完成后,将纳入中医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建立和完善该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来源:红网
作者:邓湘琴 刘玉先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