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杨伶霞 通讯员 罗冰 怀化报道
“向老师,提前送您一份节日礼物——我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向老师,我也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最近,向文革老师的微信里不时能收到学生报喜的信息。看着一张张学生们晒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向文革直言:“这是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向文革表示:“从教三十多年来,最开心、也最不舍的,就是三年一届的毕业季。当看到学生们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分享自己的喜悦,与学生和家长一起聊大学、聊未来、憧憬大学生活,偶尔分享一点大学生活的点滴,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我真的非常开心。”
向文革是怀化洪江市黔阳一中生物老师,现在兼任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多年的教学生涯,不仅桃李满天下,自己也教学相长,学识颇深。不仅带出了“怀化市优秀班集体”,多次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且其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更让学生们印象深刻的,还是向老师课堂上的各种“小玩具”。在黔阳一中,只要问学生谁的课最有意思,向文革老师一定会被列入其中。
学生们口中的“小玩具”就是课堂上向文革自己或带着学生一起做的小模型。“几乎每上一个新知识点向老师都会做一个模型,让我们观看、触摸,有时候还会带着我们一起做。”向文革的学生介绍,平时在教学中,遇到可以制作模型的内容,不但他自己会动手去做,也鼓励学生做,在制作过程中就运用了相关知识,这样学生们既学到了知识,又不觉得无聊。
向文革向记者展示自己制作的DNA模型。
“课堂教学本身是比较枯燥的,作为老师更应该让这件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
为了将教学这件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向文革一直在为之努力。
向文革介绍,生物的知识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有规律,知识体系不明显,如何表现出生物的规律并且全面地传授知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模型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模型可以包括一节的知识点。
他举了个例子,DNA是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其结构也非常复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DNA模型,便可以明确其中的不同点。展示时,大家一起来评价,发现问题,再由大家给出意见修改,老师则在旁边适时插入相关的知识点。最后展示一下比较完整的模型,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再次讲解。
向文革用来制作模型的材料。
“这样就让学生成为了主体,他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中来,迅速跟上老师的节奏,一个良好的互动就形成了。”
在向文革看来,课堂教学要想变得更有趣,除了让学生可观、可感,还要让大家的手也动起来,这便是学生自己做实验。
向文革认为,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更好地解释 ,各种生物体的结构也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因此,他一直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真正做了一遍,发现也没那么难了。”这是做完实验后向文革经常听到学生说的一句话,由此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坚持让学生多动手的决心。
多年来,向文革始终坚持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物实验和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利用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延伸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现问题、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生物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回首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每次想到学生发来的一张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教师节前夕从全国各地发来的节日问候,已经散布各地的得意门生……向文革做模型的手似乎更有力量了。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伶霞 罗冰
编辑:彭渊林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