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冉春雷 长沙报道
时至9月,张家界市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金桂村,春华秋实,勤劳的人们步履不停,间或传来鸡、鸭、鹅的叫声。在湘西北的大山腹地里,处处一派“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
以案促改维护人民群众生态红利
曾经,湖南许多地方“美得让人心痛”,但老百姓“穷得让人揪心”。生态扶贫,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生态扶贫,绿色发展,不仅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筑起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为山区林区贫困人口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脱贫攻坚之路。但不容忽视,靠山吃山、以林谋私的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湖南省纪委监委通过深入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用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着力打造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两个绿水青山”。
在张家界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金桂村,村民于维月现有土鸡、土鸭、鹅几百只。等玉米收割完毕,她准备把几亩地改造成养殖场。说起自己的“脱贫致富经”,她说这得感谢县纪委监委。
今年上半年,慈利县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生态扶贫领域腐败案件,给于维月退还了816元生态扶贫款,她把这笔钱购买了100多只土鸡苗。
2014年,原金岩村(后合并为金桂村)村支书徐某截留了村民的林地林木转让费94933.8元,用于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涉及群众118户,其中包括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县纪委监委在开展生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对相关人员立案查处。今年6月19日,资金退还大会在金桂村村部召开,现场退还了未发放的款项。
“生态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绝不允许从贫困群众的口中夺食。”慈利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屈春林说,以案促改,整章建制,让扶贫资金绝不‘跑冒滴漏’,全力护航脱贫攻坚。
郴州汝城县南洞乡西边山村村民郑红亮,这几天心情也不错。他多年没发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在县纪委介入后不久就发下来了。
郑红亮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家的290亩生态公益林因面积不明,在过去9年里,一直没有领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2019年上半年,汝城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生态扶贫集中治理行动中,发现西边山村的生态补偿资金长期趴账,致使村民没有领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怨言颇多。
群众利益无小事。经过汝城县纪委监委、林业局及乡政府的共同努力,最终将190多万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140多户农户手中,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红利。
打出“组合拳”让生态扶贫落地见效
湖南省60%的国土是林地,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林区。
围绕林地做文章,近年来湖南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打出“组合拳”,推进“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落地见效。
落子生态扶贫,2017年,湖南新增3000万元,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聘请生态护林员,重点安排在11个深度贫困县。至此,全省实现省级以上贫困县生态护林员项目“全覆盖”。
花垣县双龙镇让烈村村民石光军以前喜欢去山里寻“野味”、砍木材。但这种向绿水青山直接索取资源的“技能”,并没能让他摆脱大半辈子贫困的命运。转身成为生态护林员,每年1万元的财政补贴,却让他家很快就实现稳定脱贫。
“世界锑都”冷水江,近年来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啃下了一个个生态治理和修复的“硬骨头”。市纪委监委精准监督,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新能源开发项目、复垦复绿等开展监督检查,全力护航生态扶贫。
今年5月,冷水江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发改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朱友坤在樟木村开展联点督查时,贫困户刘佑书反映:“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如果正常发电,每年分红至少有400多元,但去年却只分了100元。”
经查,樟木村光伏发电站点由于运维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电站场地内杂草丛生、安全防护网倒塌,两个发电点分别6个月、9个月零发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22355元。
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主要用于奖补建档立卡贫困户,必须确保贫困群众的收益不受影响。为此,纪检监察组约谈了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督促其立即整改。不到一周,发电站恢复正常发电。
如今,在冷水江市锡矿山街道,光伏发电成为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该市纪委监委对生态扶贫项目、资金开展全程跟踪监督,并紧盯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拧紧责任“螺丝”。
随着复垦复绿工程的推进,许多满目疮痍的矿区重新披上了绿装,采矿废弃地也逐渐变成了耕地和果园。
多年来,湖南引导、扶持老百姓发展森林旅游,打造永不枯竭的绿色金矿,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正是依靠森林旅游一举实现脱贫摘帽,成为许多贫困地区的学习样板。
在溆浦国家森林公园,由运营商雪峰山生态旅游公司牵头,村民以林地入股享受分成,并自建农家乐,探索形成了“雪峰山扶贫模式”。
森林康养是森林旅游的“蓝海”,湖南首批建设的20个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多数位于贫困地区。林业部门指导各地在植树造林时,不但要“增绿”,更要“添彩”,实现“四季有景,每季不同”。森林提供的生态之美、休闲之趣,越来越值钱。发展油茶和林下经济,是湖南实施生态扶贫的两大特色。
一面是自然生态的修复,一面是政治生态的重建。
近年来,湖南各级纪委监委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心无旁骛抓脱贫攻坚的专项治理工作,强化“省级统筹、市州负责、县乡主抓”管理体制,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严肃追责问责,建章立制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
在湖南郴州,绿色生态是一张名片,利用这一优势,该市多年来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2019年一季度,郴州市纪委监委聚焦生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督促全市有关职能部门清理清查生态扶贫项目。
为守护好 “绿水青山”,近年来,怀化麻阳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生态扶贫专项整治,铁腕纠错,还利于民。
湖南各级纪委监委着力净化政治生态,揭开以权谋私的贪腐盖子,通过加强与扶贫主管部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深挖隐藏在群众身边的“小官巨贪”和“微腐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冉春雷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