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一角。
光伏发电基地。
红网时刻9月18日讯(通讯员 杨贵新 刘芳) “过去怕下雨天,穿着雨鞋出门都会溅一身泥;怕走夜路,出门黑灯瞎火让人提心吊胆……”9月17日,隆回县高平镇杨桥村村民刘运宝说起扶贫带来的变化,感慨万千:“现在村里修了宽敞平整的水泥路;晚上也有了路灯,出行安全多了;村里有了扶贫车间,就业方便多了。”
该村党总支书记罗小红介绍,截至目前,全村已安装路灯65盏,硬化村组道路8公里,完成农网改造问题,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1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合同种植优质稻420亩,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种植油茶150余亩,在村里建了扶贫车间,解决就业100余人。
杨桥村11组贫困户袁某如因身体原因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的住房也是“东边看日头、西边看月亮、遇上雨天无处藏身”,妻子因家庭贫困离家出走,袁某如深受打击,一直以来都是浑浑噩噩混日子。为了帮助他重振生活信心,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多次到袁某如家中,给他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袁某如外出务工,同时帮助他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解决了住房问题。
贫困户汪某善是年近70岁的老人,妻子患有肝硬化腹水、心脏病等多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健康扶贫为他减轻了医药费方面的负担,产业扶贫帮助他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村里还介绍其儿媳妇到村里的扶贫车间箱包厂就业,一个月工资有两千多元,生活条件逐步好转。
贫困户李某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他的妻子是二级残疾,无劳动能力,还有两个小孩在读书。因没有技术,李某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没有固定收入,生活相当窘迫。现在被村里选聘为生态护林员,每年固定报酬1万元,切实改变了贫困面貌。
来源:红网
作者:杨贵新 刘芳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