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邵:做好“竹”文章 领跑全县脱贫攻坚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吴珺 何灿 安泽洋 编辑:康晓乔 2020-09-18 15:55:23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918150417.jpg

运竹车满载南竹从林道上驶过。

每天清晨,一辆辆满载南竹的运输车从新邵县潭府乡陂丁村宽敞平整的林道上驶过,车辆身后东风林场上万亩竹海中竹枝随风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在奏响一曲曲勤劳致富的赞歌。

在林道旁指挥车辆行驶的四杰竹业负责人石卫红,是土生土长的陂丁村人,也是名副其实的“竹”二代。据石卫红回忆,从他记事起,就跟着当时担任村书记的父亲每天在村后山万余亩的野生竹林穿梭,希望能想出办法,将荒在山中竹子“变废为宝”。

2014年,在外承包工程多年的石红卫决定返乡创业,并于当年带领150名群众成立了合作社,流转承包了陂丁村、寺溪冲村在内的6个行政村1.2万亩林地。合作社成立后,石红卫又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47公里林道。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运作,由农户负责南竹的种植并签订收购合同。

微信图片_20200918150011_副本.jpg

粗壮的南竹。

“这一车南竹原料原来300余元一吨,现在直接涨至700元一吨,价值翻了一番,过去我们望着竹林发愁,如今守着竹林脱贫又致富。”曾经是贫困户,现在被聘为运竹工的陈顺祥一语道出不少竹农的心声。陈顺祥是潭府乡寺溪冲村人,他的老家山后也曾是漫山遍野疯长的竹子,由于没有砍伐,很多都荒废在了山里,村民顶多也就是冬天时采点竹笋自家食用,却从未想到过,有一天竹子也能这样实现它的价值,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宝贝”。

石红卫一手创办的四杰竹业有限公司是新邵县竹产业的龙头企业,现占地面积1332平方米,加工厂区783平方米,聘用包含生产工、砍伐工、包装工等工种在内的工人将近200名,按照每名工人工资3000余元、每天需要消耗南竹原材料近50吨来算,该公司每年支付竹农工资和购买南竹原料的费用就达720万元。

“我做过备料和撞机等工作,都比较轻松,正常情况下每月可以拿到将近3000余元的工资,大大减轻了我的家庭负担。”寺溪冲村村民李国平的妻子得了尿毒症,花费了很多治疗费用后还是去世了,只留下了大笔的欠债,当时他家中还有两个女儿在读书需要学费,本人也因车祸导致伤残,无法从事重体力劳作,家庭非常困难,所以从2018年四杰竹业的扶贫车间成立后,村里就安排他到这里工作,他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

微信图片_20200918151213_副本.jpg

竹海一角。

新邵县现有竹林面积30余万亩,近年来,新邵县坚持做“竹”文章,大力助推特色竹产业发展,形成科学完善的产业扶贫链,充分发挥新邵竹产业特色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坚持做好做活竹资源培育、竹传统产业、竹精深加工等文章文章,打响并领跑全县的脱贫攻坚战。目前,新邵县竹产业规模企业4家,解决全县就业人数达1000人,全县竹木企业先后帮扶贫困户600余户,2019年竹业总产值达6000万元,到2025年,预计实现竹产业值达到1亿元以上。

“我们现在每天销售竹筷近70万双,产品销往福建、贵州、湖北等省份,产品供不应求。”石红卫说到他擅长的竹产业就开始滔滔不绝,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期望,现在在他的车间,竹干用来编织凉席,竹枝、竹屑打碎做成竹炭,竹根可以做成根雕,同时,他们公司还跟湖南农大科研团队进行合作,正在研发更高端的竹产品,在他父辈没有实现的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梦,正在由他来实现,未来无限可期。

红网时刻记者 陈纲 新邵县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吴珺 何灿 安泽洋 新邵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吴珺 何灿 安泽洋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9/18/83160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