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先进制造业挺直实体经济的脊梁,不断创新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扩大开放敞开胸襟打开视野……三湘大地上高质量发展故事持续书写,昂扬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秋日的三湘大地,青山滴翠,田野金黄,如诗如画。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南考察时这样强调。
发展先进制造业挺直实体经济的脊梁,不断创新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扩大开放敞开胸襟打开视野……三湘大地上高质量发展故事持续书写,昂扬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2月5日,在湘潭高新区的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赶制医用防护服。该企业此前一直生产非医用防护服,疫情发生后通过湖南省药品监管局绿色应急通道,该公司迅速转产投入医用防护服生产,有效缓解了湖南省医疗机构防护服应急供给的压力。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挺直脊梁
几个月前,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防疫物资一度四处告急。近7000万人口的大省,湖南却没有一家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
危急时刻,湖南迅速组织有条件的企业转产转型。很快,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湖南制造”的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不仅满足了省内防疫需求,而且支援国内外,为全国全球抗疫做出了贡献。
最紧急时刻,湖南之所以能够破解最紧缺物资“卡脖子”难题,得益于扎实的产业基础。
这些年,以更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湖南持续推进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建设,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位科技创新人才。上半年,“五个100”项目完成投资781亿元,同比增长17.5%,既有力支撑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为有效应对发展不确定性打下坚实基础。
曾经,一些地区和企业谋算着要靠炒房产、炒股票,赚“快钱”。面对“脱实向虚”的杂音,湖南省委省政府态度坚决:“绝不能把实体经济搞虚了、搞少了”。当长沙楼市兴起投机苗头时,又果断发出反“炒房”鲜明信号:“长沙要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不能成为投机者的乐园;要成为创业者的乐土,不能成为投机者的福地。”省内最大国企华菱钢铁集团,一度想剥离钢铁主业,置入金融资产。省委省政府果断终止其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推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
分拣机器人在三一重工长沙园区18号厂房作业(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曾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企业遭遇市场疲软,一度迷茫、动摇。岔路口上,湖南省委省政府为其指点迷津:不是市场不行了,而是到了调整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为此,政府和企业都要坚定信心。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省里要求我们建设‘百年老店’,鼓舞了我们,也使我们沉下心来,专心致志抓研发、抓智能制造。”
产业是发展之基,如今的湖南,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11个新兴优势产业,已分别形成上千亿元规模,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基础格局已经显现。
挺起胸膛
市场竞争,拼的是实力,比的是创新。身处商海,许多企业家都有被人“卡脖子”的经历,因而对掌握核心技术更加渴望。
今年8月,众多行业专家会集位于长沙的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探讨智慧工地前沿趋势及应用实践。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现场管理可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可视化,使得工地成为一个有感知、有“生命”的有机体。
这是又一个行业前沿领域。历经13年,铁建重工就实现了国产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转,甚至在一些领域进入“无人区”。
10多年前,我国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施工的大型施工装备全依赖进口,工程建设常受掣肘。如今担任铁建重工董事长的刘飞香,多年负责工程建设,没少受气,外方经常提出非常苛刻的条件。最终,刘飞香带领他的团队走上了自主研发之路。至今,他们研制的能够填补国内甚至国际空白的产品,已有100多项。2017年,铁建重工首次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成为全球行业领先的企业之一。
不掌握核心技术,就难免被人“卡脖子”,受“窝囊气”。从活生生的现实中,湖南政府和企业更加明确了追求的方向所在、目标所在。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取得120项重大原创成果和前沿技术,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问题,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正在建设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作为湖南创新驱动发展重大平台,令人期待。美丽的岳麓山下,分布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院所,是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围绕建设最美大学城、领先科技城、一流创业城目标,湖南正在举全省之力,破除各种各样的“围墙”“堵点”,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可以预见,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湖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将更加澎湃。
在长沙经开区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挖掘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准备运输物料(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打开眼界
在国家战略中,湖南的区位价值是什么?有人曾说,湖南没有区位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信心不足;有人曾叹,湖南不沿海、不靠边,在扩大开放上难有大作为。
理念一变天地宽。在全国经济版图上,找准独特优势——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湖南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开放创新视野和胸襟日益开阔。
“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开放崛起行动,一个紧接一个,随之而来的,是沿海地区电子信息、智能家居、服饰等产业成建制、整链条地向湖南转移。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湘南湘西,抓住机遇引进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关键企业,往往带动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集群入驻、抱团发展。
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发展,历经几十年探索,区域竞争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现已具备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根据最新规划,到2035年,这一区域将成为中部地区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群。
主动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气象日新。
一家台资企业,投资180亿元,在岳阳建设年产1300万台喷墨打印机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用时仅270天,创造了该企业全球工厂建设最快纪录。但谁也没有料到,今年1月初,项目正式量产,仅仅20多天后,疫情突如其来,企业被迫停产。
为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今年2月中旬,岳阳市专门成立由市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各县市区党委副书记为成员的招工领导小组,精准发力,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短短两周,为这家企业招聘2800多人,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复工复产。
今年以来,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洪灾,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但湖南各项工作始终有条不紊。上半年,在全国经济总量10强省份中,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量、增速均居第1位。至今,已有17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湖南。湖南进出口增幅连续3年居中部省份第1位。
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有新旧发展动能的接续与转换,湖南拥有了蓄势赶超的更大可能。(参与记者:周楠、史卫燕)
2月5日,在湘潭高新区的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赶制医用防护服。该企业此前一直生产非医用防护服,疫情发生后通过湖南省药品监管局绿色应急通道,该公司迅速转产投入医用防护服生产,有效缓解了湖南省医疗机构防护服应急供给的压力。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在长沙经开区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挖掘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操作(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这是2019年4月29日拍摄的三一重工长沙园区18号厂房。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在三一重工长沙园区18号厂房,监控显示屏幕上实时显示作业区情况(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在三一重工长沙园区18号厂房,工人在操作物料搬运机器人(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来源:新华网
作者:丁锡国 席敏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