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曾爱军 付姣龙 衡阳报道
“春天”撒下的种子,终于在“秋天”迎来了丰收。
初秋,行走在湖南省祁东县,家家户户在忙碌中迎来了丰收季。在这里,脱贫攻坚有了成果,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房子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增加了,脱贫了,幸福指数更高了。
把最好的土地和配套给搬迁群众,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多管齐下,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拼速度又计深远,祁东用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拼实干的作风换来贫困群众幸福的笑颜。
在祁东县奔立尔集团灵官扶贫车间,贫困户刘巧云正在熟练地剪线头、查看针线是否严实。
集中安置点的楼房均整洁漂亮。
扶贫菜地作为助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祁东县遍地开花。
图一:搬出大山住进城最好的资源给搬迁群众
“我家就住在楼上,下楼就能干活挣钱。”在祁东县奔立尔集团灵官扶贫车间,贫困户刘巧云正在熟练地剪线头、查看针线是否严实。
2017年底,家住禄桥村的刘巧云搬进灵官镇竹木市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里是祁东县建成的43个集中安置点之一,共安置了像她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689人。
“我们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了搬迁群众。”灵官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集中安置点位于镇上的黄金地段:就学近、就医近,基础设施完善。
为了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灵官镇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扶贫车间。让贫困户能够家门口就业。
住是住得舒服了,但是庄稼人离了“土地”一下子还真不习惯。了解到大多数搬迁群众的心声后,该镇建起了“安心菜园子”。“菜园”就在安置点不远处,24.2亩地,按户均0.13亩标准为搬迁户分配,并给每户菜园子进行编号。
如今,扶贫菜地作为助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祁东县遍地开花,43个安置点的3298家搬迁户都有了自己的一分半菜园子,大家感觉幸福生活更有滋味了。
祁东县寒门学子谢湘江考取理科688分,通过国家贫困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专业录取。
图二:不差钱! 寒门学子喜上清华
在今年全国高考中,祁东县寒门学子谢湘江考取理科688分,通过国家贫困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专业录取。
“从小,我就不怕没有书读。”谢湘江告诉记者,祁东的教育扶贫政策一直没有“落下”他,从小学开始,到高中,他的学杂费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减免,考上清华后,政府、社会更是关爱倍加。
祁东,湖南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全县在校学生12.8149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贫困学生11226人,全县有6至15周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841人。
在这里,和谢湘江一样的寒门学子太多太多。
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了各类资助政策全覆盖;
对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组织学校开辟绿色通道,采取特殊措施给予关怀;
实施“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的培养模式,受助学生毕业后,还安排相应岗位工作,真正做到了帮助贫困学生家庭脱贫;
......
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为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真正帮助祁东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祁东县上下同心协力,多管齐下,实施精准资助,让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都“能读书”“读好书”。
在促进教育扶贫,办人民满意、社会满意教育的道路上,祁东教育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一步步迈进。
工人们正在将猕猴桃包装成礼盒。
图三:一大批能人返乡拔“穷根”
在祁东县马杜桥乡乐园村众善福种植养殖合作社,连片种植的350多亩猕猴桃喜获丰收。当下,包装成礼盒的猕猴桃正销往广州、深圳、上海等地。
马杜桥乡是祁东县偏远的山区乡,自然条件恶劣,全乡贫困综合发生率曾达到25%,是省级贫困乡。
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广东创业的蒋松林决定回到家乡,创办种植养殖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5年来,众善福种养合作社共种植了350多亩猕猴桃,397个贫困户在基地获得产业分红。蒋松林还为单干的贫困户和周边乡镇的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并帮助销售,带动了一批专业户走向正轨。
虽然村里的猕猴桃成为了“致富果”,贫困户有了增收,但合作社至今仍未实现盈利。蒋松林表示,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在这里工作,他们做得开心,他也感到很欣慰,“希望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祁东县积极推动“一县一特”“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发展,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2个,累计吸纳约2.1万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累计有573个规模以上乡村产业企业与9976户贫困户进行了联结,产业帮扶脱贫率达98.96%。2019年,祁东县产业扶贫工作进入了全省一类先进县。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数年来,祁东为脱贫使出百般武艺。
既脱贫,不返贫!为堵返贫漏洞,祁东又为之计深远,谁说秋季才“丰收”?祁东人的“丰收”连绵不绝。
来源:红网
作者:王 敏 曾爱军 付姣龙
编辑:王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