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李赛凤 任晔 长沙报道
收集400吨可用的旧报纸要多久,这对于很多人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常德80后小伙张立却用自己十多年的时间,把它变为了现实。
在张立很小的时候,父亲做瓦,每次都用旧报纸打底。在一旁看着父亲工作的张立,被报纸上一些新鲜稀奇的故事吸引了。“从此,我开始偷偷地收集旧报纸。”张立说。初中时,张立在同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旧报纸,经过同意后,张立若获至宝般将这些旧报纸拿回家整理收藏。高中时期,张立还曾将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来买学校废品站的旧报纸和杂志。“我跟同学们说这件事的时候,他们都非常不理解。”张立说。但在张立眼里,这些旧报纸都是宝贝,都是文化的载体。
就这样旧报纸打开了张立的视野,伴随他走进了大学。随着勤工俭学换来的旧报纸越来越多,储存成了张立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我创业就是为了能够挣钱,把我喜爱的旧报纸保存下来。”张立说,有创业的念头容易,但是怎么开始却难住了他。紧要关头,又是旧报纸给了他灵感。
“那个时候旧报纸在国外作为生日报已经很流行了,我就觉得我也可以把我收集的旧报纸作为生日报卖出去。”张立说。
张立表示,刚开始家人十分不赞同他做这份工作,一番思想挣扎后,他还是鼓起勇气找父亲借钱创业。揣着爸爸姑姑们投资的五千元钱,张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刚开始创业的张立,没多久就面临了生存的考验。“忙活了几天,能挣个50元都算不错的,别说房租了,就连饭钱都赚不到。”经过对方学习,张立想到了互联网销售这条路。很快,他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两万元。而让家人真正转变态度的是2010年,经过几年的努力,期间没有依靠任何人资助的张立,买了新房,把父母接到了长沙定居。
随着大家对“生日报”接受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亲朋好友购买“生日报”当作礼物。令张立印象最深的一份订单,是一个小伙子找一份1910年的《大公报》,想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奶奶。他多番寻找后,最后通过网店找到张立,张立再通过咨询全国的报友帮他找到了,圆了他给奶奶过个特殊生日的梦。
如今张立店里的生日报,十分受年轻人喜爱。“因为生日报记录着你出生当天的信息、风土人情和民俗民风,是很有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的。”张立向记者介绍。
三十而立的张立,对于未来也有自己的期许。“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旧报纸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通过旧报纸了解文化和历史,让红色基因更好地发扬和传承。”
来源:红网
作者:李赛凤 任晔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