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君山区:“兜”出幸福新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杨滋 王琼 编辑:吴思静 2020-10-16 11:25:04
时刻新闻
—分享—

1602818770(1).png

杨烈一家人住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其乐融融。

1602819002(1).png

金友志家的奖状墙。

1602819667(1).png

正在棉田劳动的高坤富。

红网时刻10月16日讯(通讯员 王琼 记者 杨滋)“他们都是我的亲戚!”日前,杨烈家里来了一批义工志愿者,不仅送来了大米、食油,把房间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望着焕然一新的屋子,杨烈对着邻居“炫耀”,开心地像个孩子。今年40岁的杨烈是柳林洲街道黄泥套村出了名的贫困户,一家三口都是智力二级残疾,自2016年区里启动社会保障兜底以来,他家第一批纳入了兜底保障。今年,按月享受到残疾人“两项补贴”每人每月130元,合计每月固定补贴有1470元。在该区,像这样弱劳动能力或者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425户、2910人都实现了兜底保障,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该区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严格落实“个人申请、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三榜公示、动态管理、社会发放”的管理机制,织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政府对我们贫困户是实打实的关心。”良心堡镇福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坤富逢人就说。高坤富妻子患有癌症,儿子还在读书,高昂的医药费压得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喘不过气来,2014年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每月210元的低保维持生活,2020年,低保金额提标至680元。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流转了10多亩田套种蔬菜,农闲时还到区内的企业打打零工,高坤富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为了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切实发挥农村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该区由区扶贫办牵头,组织民政、社保等各相关行业部门同时上门入户,积极做好拉网式排查和扶贫工作“三回头”,建立早发现机制,并充分利用大数据,确保精准识贫、精准脱贫。

广兴洲镇六支渠村程建福,视力一级残疾人,之前一直在深圳打工,今年疫情期间回到家乡,无法外出务工,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从大数据得知他的困境,虽然他没有提出申请,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跟镇村干部确认,通过简化程序,纳入了农村低保。“按照之前的审批程序一般要两个月时间,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20个工作日就办好了。”区民政局负责人张全亮介绍说。

该区还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制定了《岳阳市君山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积极统筹各类政策和资金,扎实做好兜底保障对象在基本生活、教育、养老、医疗、住房、产业、就业等方面的长效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帮扶长效工作机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巩固脱贫成效。

许市镇许家牌村金友志,因妻子患癌症去世留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还有3个读书的女儿,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靠每月200元的低保金维持生计,孩子享受教育扶贫政策,通过民政兜底扶贫,低保金提至600元,并通过农商行无息贷款4万元购买了一台农用运输车,跑运输,一年可以创收2万余元。3个女儿的成绩都很优异,2018年大女儿金锐考取了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目前,2020年该区预脱贫户共335户687人,其中已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等保障范围的有600人。民生福祉,枝叶关情。这一项项务实的举措,是一串串驰而不息的铿锵脚步,是贫困群众的幸福笑脸,是全力推进保障性扶贫措施,在兜底扶贫攻坚战中取得的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杨滋 王琼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0/16/84893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