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精品专题展在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正式开展。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50件苗族银饰精品,将持续至11月30日,免费对外开放。
展览展出的部分苗族银饰精品。
当天,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还同时开展了非遗体验项目——传统插花技艺课程。
红网时刻10月31日讯(记者 胡邦建 通讯员 王钧 姚颖林 )10月31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精品专题展在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正式开展,50件苗族银饰精品集中亮相,吸引许多家长和学生前来观展。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会主席胡敏、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侯力文等参加开展仪式。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深受苗族人民喜爱的首饰加工工艺,在湖南主要流传于湘西苗族聚居区地区。湘西苗族银饰精湛美观,主要用于妇女、儿童的装饰,分为头饰、面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苗族银饰从品种、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制作组装都体现了很高的文化品位和工艺水平,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聪明能干、智慧机巧。
此次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精品专题展由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共同举办,将持续至11月30日,免费对外开放。展览现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洪江、向文军向观展市民详细讲解了苗族银饰精品的制作过程和特色,精美的展品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当天,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还同时开展了非遗体验项目——传统插花技艺课程。杜尚花艺创始人、资深花艺师李仕详带领同学们了解传统插花的起源与发展史,让大家知道中国传统插花是要求以情动人,融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集中学习和了解湖南非遗的平台,2020年初,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新打造了集展示、体验、教学与销售于一体的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并于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正式对外开放。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非遗精品展示区每月精心遴选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举行湖南非遗专题展,每个周末组织开展“我来学手艺”非遗体验课堂,每月可接待来自各中小学校约600名同学参与非遗体验课程学习。
来源:红网
作者:胡邦建 王钧 姚颖林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