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白马灌区管理局驻雷峰村工作队队长彭永贵(中)和队员张路(右)、彭玲明(左)在研究工作。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娄底报道
深秋午后的涟源市石马山镇雷峰村,群山环绕,色彩斑斓,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写意画。
听说这个曾有贫困户124户397人的村子,近几年在一支女子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2017年就已经实现整村脱贫。10月30日,记者跟随涟源市扶贫办干部,走进了这个小村庄。
在离村部不远的地方,随行的扶贫办干部指着一个正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介绍,那就是娄底市白马灌区管理局驻雷峰村工作队队长彭永贵。
“有个村民养的鸡鸭最近死了一多半,刚才去他的红薯地里和他聊了一下,了解点情况。”见到我们的到来,彭永贵边走边解释,不一会儿就到了村部。
“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新建光伏发电站一座,雷峰河、雷峰水库、和民兵水库的除险加固,全村的山塘清淤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说起工作队对村里的贡献,雷峰村党支部书记梁志培笑着拉开了话匣子,“3个驻村蹲点干部,清一色的女同志,响当当的娘子军,她们和村民朝夕相处,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帮实促,为大家做了一系列的实事和好事,是我们雷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功臣。”
雷峰村位于涟源城乡结合部,是2016年6月由原大丰村和雷峰村合并而成,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一直以来,村民对贫困识别不公的意见很大。
2016年11月,42岁的彭永贵被任命为雷峰村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长。面对这一现状,彭永贵带领队员张路、彭玲明,和村支两委干部,以专项整改行动为契机,深入各家各户调查,多次召开会议商议研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一评两审三公示”程序,进行精准再识贫,新增5户23人,清退5户25人,确保符合条件的应进必进、不符合条件的该出必出。
对清退出来的农户,工作队多次上门做工作,宣讲政策,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女性的细心和耐心,如春风化雨,打开了群众心结,也推动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蹲点走访期间,记者不止一次地听到工作队驻村期间的感人故事。
村里90岁的特困老人谢时兵,老伴去世后倍感孤独。工作队驻村后,一直把她当亲人,每个星期都要去看望一次,每次都会买点生活用品和老人喜欢吃的食品。
今年7月的一次探访中,听说谢时兵胸口痛,彭永贵立马和石马山医院联系,开车送她到石马山医院,还从雷峰村请了一个热心人到医院照顾她。病情稳定后,又将她们接回村里。“出院后,帮我添置了新生活用品,经常来打扫卫生”,说起彭永贵,谢时兵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彭书记她们这样的好干部,晚年生活幸福多了。”
雷峰村属于典型的农业村,村里无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也不明显,绝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谋生。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了工作队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要想让老百姓增收,让村集体有稳定收入,必须发展产业。”思路清晰以后,彭永贵就一方面积极组织动员村民,一方面向有关部门汇报,两年多来,共争取上级资金90多万元,种植玳玳酸橙950多亩,黄桃、青果等果树200多亩,与72户233人签订了务工合同,解决贫困劳动力38人就业。
2018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冰灾,致村里新开发的玳玳酸橙果苗严重受损,损失达80万余元。那段时间,彭永贵心急如焚,带领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组织10多名果农上山扫除苗上的积雪,天气好转时又千方百计将苗子及时补上。
雷峰村农业扶贫产业基地的玳玳酸橙树苗长势喜人。
回想起彭永贵为雷峰村产业发展耗费的心血,该村“立长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梁长永深有感触,“不管多晚,只要合作社有事,彭永贵都第一时间赶过来。”
以彭永贵为队长的驻村帮扶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扶贫的真实故事,在雷峰村还有很多很多。
几年的陪伴,让“娘子军”跟村民成了亲人朋友,村民和她们也特别亲切,经常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她们带一点过来。有什么烦心事,也愿意向她们倾诉。“工作队一直把我们当亲人,我们也把工作队当自己人。”村民们表示,如果哪天她们回单位了,“真有点舍不得!”
真扶贫终会被认可。由于驻村帮扶工作业绩突出,彭永贵连续多年被评为“涟源市先进个人”,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晚上6时左右,我们从玳玳酸橙基地下来,准备离开雷峰村时,记者随口问彭永贵:“明天是周末,不回去吗?”彭永贵笑道:“驻村以来,基本上没有下班回家这个概念,都是全天候待命。”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编辑:黄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