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蜕变到蝶变,探寻梅花村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秘笈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刘良骏 2020-11-05 21:20:57
时刻新闻
—分享—

▲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国庆节期间,一家叫做“梅花村的饭店”开门迎客,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梅花村打卡尝鲜。

今年7月,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的村民通过众筹,在山水田园间开起了饭店,开业后,成为衡阳县热门打卡地,村民们也在家门口当起了股东。

梅花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该村持续提升村容村貌,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让村民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共享乡村振兴战略红利。

▲“梅花村的饭店”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衡阳县梅花村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主动探索、妙招频出,走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观潮君走进梅花村,探寻“梅花现象”背后的乡村“治理密码”。

落后村的蜕变和转型

▲梅花村综合服务中心。

▲现在的梅花村,沥青路纵横交错,道边屋旁花树掩映,别墅群错落有致。

梅花村,被称为衡阳县“五朵金花”之一,位于西渡镇以北,距县城1.5公里,离衡阳市区仅20分钟车程,系2015年底由原蛟龙村和小梅花村并村整合而来,因盛产梅花而得名。

今年70岁的原蛟龙村党支部书记万先亮坦言,梅花村之前是“三不通”:路不通,没有村主干道,依靠邻近5个村的土路出行;电不通,多数村民从外村的电线杆搭线,引发隐患不断,纠纷不断;观念不通,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等靠要思想严重,亲戚间、邻里间争低保现象屡见不鲜。各项村级事务考核评比全县垫底。

近5年来,梅花村从基层治理着手,将“三不通”村打造成城市后花园、网红打卡地,实现了“五零”目标:零上访户,零钉子户,零治安案件,零群体性纠纷,零黄赌毒黑。2019年,村集体经济近30万,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6万元。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现在的梅花村,衡邵高速、西界公路穿境而过,蒸水河环绕整个村庄,沥青路纵横交错,示范田连片成景,道边屋旁花树掩映,电梯房、别墅群错落有致,车游其中,仿佛置身“富春山居图”,实现了乡村的美丽“蝶变”。

村民邀请村外的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在一声声“你们村怎么搞这么好”“村民好幸福啊”的感叹和羡慕中,村民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乡村治理的实践与创新

▲梅花村建立了乡村警务室。

法治,定纷止争;德治,春风化雨;自治,消化矛盾。

从“三不通”变成“五零村”,梅花村通过“三治”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能效和水平,形成了人人讲和谐、人人求和谐、人人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治安状况好、家庭邻里和谐,美丽乡村才“美”符其实,才能从面子“靓”到里子“美”。

近年来,梅花村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和预警机制,依托乡村警务室,建立起依法治村网格化管理平台。派出所安排民警进行联点办公,并实行一村一辅警制度,从村里聘请熟悉环境的人担任辅警,进行日常巡逻,纠纷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原点,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将“枫桥经验”在乡土绽放魅力。

梅花村还建立了“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平台,小小的摄像头遍布主干道、村口、居民住宅,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控立体网络,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助推乡村警务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如今,梅花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大降低,村民们纷纷表示:“吵架声少了,埋怨声轻了,住得也踏实了。”

▲开设“厚德同心积分银行”。

以文明实践为抓手,丰富“梅花”内涵真正让乡村治理动起来、活起来。

积分促民风。开设“厚德同心积分银行”,每户基础分为100分,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将“忠孝、友善、诚信、勤劳、节俭、优美”文明道德行为变得可量化可触摸。通过开展月评分、季评星、年评模,设立善行义举榜、道德星级榜、道德红黑榜,村民可以用行为换积分,以积分换实物,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当前,“厚德同心”储户已达612户,“道德积分”达2万余分。

民约育家风。把移风易俗作为重点列入村规民约中,明确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简办制度,提倡大事简办、尽量不办,引导全村上下破传统陋习、树文明新风。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不得不办实行报备制,由村红白理事会监管,在指定区域举办,并严格控制规模、范围及标准。清明期间,都看不到焚烧纸钱、燃放爆竹现象,文明祭祀已经蔚然成风。

活动促乡风。先后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尝新”等传统文化活动,每季度定期举办羽毛球、拔河、运粮等体育竞技,经常性开展政策知识竞赛、“梅花杯歌手大赛”、文艺汇演、广场舞等文化活动以及帮扶贫困家庭、困难党员活动。男女老少“打球的多了,打牌的少了,身体好了,心情好了,邻里关系也好了”。尤其是每年网络直播的农村春晚,“哪个屋场好,就在哪里办”,各村民小组竞争承办,村民们自导自演。正如坦塘组组长杨志毅向我们展示的自编三句半所言:“厚德银行引风尚,干群齐心奔小康,乡风文明远名扬——兴旺”。

“梅花模式”的密码与源泉

▲梅花村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新时代乡村治理出现了新特征、新要求,谁来参与?怎么治理?如何长久?这系列问题的密码与源泉是什么?

党员干部说,村委是车头,每位党员都是自带动力的“动车车厢”,梅花村才能跑出高铁速度。梅花村的发展,与“三个作用”的发挥密不可分。

发挥好党员的先锋作用。空心房从党员家开始拆,公共事务由党员义务做,政策文件党员带头学,红白喜事党员不办酒。党员自觉跟着村委干,主动带着群众干。

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书记刘准带领下,村支两委全天候扑在治理发展上,从正月初一到大年三十,没有一天休息日。全村62名党员个个以职责为重,人人以奉献为荣。

发挥好考评的指挥作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民小组长均纳入了网格化、积分制管理,村、组主干道实行“路长制”,全村公共资源管理和环境卫生整治实行分区包干。按照季度初评、年底综评的方式,定期对积分进行公示,以积分高低评定先进,做好人才梯次储备。

发挥好典型的示范作用。每年底开展的“优秀党员”“优秀小组长”“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表彰是梅花村多年来的传统。围绕身边好人好事,深入挖掘模范典型,除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之外,村里还特制奖牌贴在获奖个人的堂屋门口,并集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从中凝聚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和强大力量。

村民群众说,振兴不振兴,关键看村民,村民不参与,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村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

让群众发言。红星组妇女代表伍万红讲述,以前开会都是干部讲话村民听,现在开会是村民发言干部记。村里搞什么建设、引进什么项目、举办什么活动,都要先听听群众怎么想怎么说。每年正月初六还组织乡贤茶话会,充分发挥“五老”人员对乡村治理的促进作用,形成“治理自觉”。

请群众监督。充分发挥议事委员会、积分评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群体作用,将议事主体下放到组户,将决策权力下放给农民,把农村还给农民、让农民治理农村。比如土地流转的收益,由有威望、懂财务的村民代表全程监管,“谁出钱、谁用钱、谁管钱”,村民都一清二楚,让村民有更多的存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充分发挥“一户三员”作用,自主化解矛盾纠纷,评优评先、村级事务均张榜公示,年底还请村民对一年来的村支两委工作进行评判,评一评进步和不足。村修路建园等公共设施占用了部分村民土地,从不需要征地和青苗补偿,村民自愿让利于村,还义务投工投劳参与建设。梅花村连续5年无一人上访,无一起群体纠纷,无一起事故案件。

“村民有事敞开说,把事亮出来;党组织牵头议,把计找出来;党员干部带头,把活干起来;结果大家评,把谱定出来。”梅花村推动村民的自我认同和乡村的价值重建,走出了一条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乡村善治新路。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刘良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