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27日讯(东安站记者 刘联波 付勇)入冬以后,鸭肥肉香。在永州市东安县大庙口、紫溪市等乡镇,各家各户纷纷都在制作腌坛鸭。香麻、淳厚的鸭肉,不仅是当地独有的乡风民俗,也寄托了人们对乡情、亲情的感悟。
每年这个时候,东安县大庙口镇湾里村的杨丽丽,都要跟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腌制全年需要食用的坛鸭。今年已77岁高龄的蓝昌柏老人也加入了腌坛鸭的队伍:“以前父辈们腌鸭子是为了保存食物,现在我们这里腌鸭子已经成为传统了,各家各户都知道腌制方法。”
每家每户腌坛鸭的方法基本一致,由于是自家食用,香、麻、辣、咸程度,可以自行掌控,但食材是诠释坛鸭美味的关键。“我们大庙口这边做这个腌坛鸭,最好是选用我们当地的土麻鸭,4-5斤左右,这样肉质紧致、口感最佳。”杨丽丽介绍。
麻鸭褪毛清理后,用竹片撑开鸭肚,将鸭悬挂在通风日照处沥干明水,再用五香、胡椒、香叶、橙皮、花椒等20多味调料制作而成的秘制炒盐涂抹内外,腌制两天。然后采用最为原始的烟熏法进行,让充分入味的坛鸭继续吸收木材的清香和柴烟的熏陶,直至水分风干,皮肉金黄。最后再将熏干的鸭肉解刀,经辣椒酱、香菇片、大蒜等搅拌后放入坛中,腌制一个礼拜即可食用。腌好的坛鸭,煎炸蒸炒皆是美味。到春节时自家食用、馈赠亲朋、远递父母儿女,都是一等的佳品。东安县大庙口镇柳木井村村民周小玲制作腌坛鸭要寄给儿子吃:“我儿子在广州开公司,我隔段时间就寄两个鸭子给他吃,要他经常吃得到家里的味道。”
来源:红网
作者:刘联波 付勇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