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劳模精神耀三湘|成新湘:绣出新天地成就新三湘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高芹 2020-12-01 17:16:22
时刻新闻
—分享—

48f0531b-889a-48d8-bab2-90a4018b6e9f.png

编者按: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劳模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近期,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红网时刻专门开设“劳模精神耀三湘”栏目,展现劳模和先进工作者风釆,弘扬劳模光荣、劳动伟大的时代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微信图片_20201201110637.jpg

湘绣大师成新湘。

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长沙报道

如果要问,什么是湖南的靓丽名片?湘绣绝对是绕不开的选择。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们接受表彰。湘绣大师成新湘就是其中之一。

“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劳动者尤其是手工艺人的肯定,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湘绣人、非遗传承人共同的荣誉,将极大地激发我们传统文化传承人群的创造热情。”成新湘说,这是新的起点,也是新的动力,以后一定珍惜这份殊荣,用绣花的精细态度和恒久耐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用手中的针和线,绣出新天地,成就新三湘。

成新湘,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学习湘绣狮虎绣针法——“鬅毛针”,系鬅毛针第四代传人。刚开始,刺绣只是她谋生的手艺;现在,刺绣成了她的事业。“以工匠之心传承湘绣,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在成新湘心中,湘绣,绣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妙技艺,绣的是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坚持文化自信,要坚守传统,融通中外,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绣出更贴近现代生活、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更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要用绣花的精细态度和恒久耐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

目前,成新湘培养了几十个学生,她希望他们都成为德艺双馨的手艺人,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既要展示传承刺绣的高超技艺,更要传承好匠人精神。艺无止境,要用匠人精神传承刺绣的文化血脉,用心用情去感受湘绣技艺与作品的魅力所在。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状况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湘绣倾注热情并付诸实践,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越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空间的影响越大,保护传承面临困难就越多;二是年轻人外出多,传承人群年龄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复杂,基础薄弱。

成新湘希望进一步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年度考核等资料的支撑下,加快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构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千百年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有部分优秀作品随着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等因素,未能绽放在大舞台。

对此,成新湘也有自己的想法。她期望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区分国家、省、市、县级别,确定不同的经费标准,保障项目保护单位开展日常保护传承工作。要推动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典剧目复排,以及传统美术、技艺类项目经典作品复制等相关工作,为传承树立标杆,为发展提供参照和方向。

如何加快培养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成新湘觉得,要继续推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支持高等院校设立相关研究学科,鼓励传承人与院校、企业合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引入设计创新、培训教育等手段,增加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产品创新能力,使其产品融入当代、进入市场,提升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

“出台政策,成立专项基金,鼓励传承人多带徒弟,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成新湘说,这样才能真正让传统手工艺项目活起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2/01/86652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