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在扶贫一线|熊家村:产业兴  旧貌换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编辑:高芹 2020-12-01 17:16:1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通讯员 廖鹤松 涟源报道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涟源市斗笠山镇熊家村,在新开垦的油茶基地,只见套种的百合已被村民从泥土里挖了出来,堆满了一地。村民们松土的松土,除草的除草,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微信图片_20201201142508.jpg

贫困户曾友喜正在整理挖出的百合。

“在基地做事,一年可以赚到3万多元。”贫困户曾友喜一边忙着整理挖出的百合,一边告诉记者,家中4口人,一年到头就种点田“糊嘴”,没什么收入,自己前几年动过几次手术,欠下一屁股债,穷得一贫如洗。“自从村里栽了油茶、种了百合,农闲时有事干,有钱赚,日子也有奔头了。”

据驻村干部万建光介绍,前些年,因为村里没什么收入来源,村民纷纷选择外出务工,许多耕地被闲置下来,土地利用率很低,经济基础薄弱,部分群众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

微信图片_20201201144856.jpg

设施完备的熊家村村部。

在斗笠山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2016年,终于有了一个转机。当地致富带头人周义祥,在村民们的热切期盼中,放弃殷实的家庭生活,到老家熊家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同甘共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我回到家乡,就是想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谈起当时回来的初衷,周义祥说,“现在条件好了,作为土生土长的熊家村人,看到很多乡亲仍然在过苦日子,心里难受,想尽力为他们做点什么。”

微信图片_20201201144906.jpg

熊家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家门口创收,产业发展是关键。

“发展产业,让村民增收致富,光凭一腔热血是行不通的,还是要靠实干,干出个名堂来。”2018年上半年,通过村企联建的方式,周义祥和另一村民彭姣娥各自出资50万元,成立了一个集加工、饲养休闲、观光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涟源市祥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把村里300多亩荒山进行了复垦,种上了300多亩油茶,还在油茶林下套种了100多亩百合。

在周义祥的带动下,村里利用村民的荒芜田土、山塘水域,又相继成立了熊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玉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60亩龙虾基地和桃花观赏基地,发展起了经果林、旱杂粮及优质水稻种植。44户贫困户靠土地流转费和基地务工费提高了收入,实现了脱贫。

熊家村自己产的农产品.png

熊家村自产的农特产品已在当地颇有名气。

如今,三个合作社与全村90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签订了农产品保底收购协议、就业协议。近年来,共帮助贫困户销售牛、猪、鸡鸭等达100余万元,2019年至2020年,给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发放工资100多万元。

村里还通过举办种养殖培训班,为村民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去年和今年,就有55户贫困户得到技术帮扶,让他们走上了发展种养业致富的道路。

站在种满油茶的山坡上远眺,熊家村已与斗笠山镇其它村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湛蓝的天空、平坦的村道,和一栋栋窗明几净的农家院落,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微信图片_20201201142740.jpg

初冬里的斗笠山镇,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熊家村只是我们镇发挥产业优势、助力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斗笠山镇党委书记肖志葵介绍,该镇通过积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形式,充分发挥委托帮扶、结对帮扶的作用,使“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产业项目3家,共完成家庭自主产业验收461户,带动88户282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加快了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2/01/86653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