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听,这是他们的脱贫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娣 何禹军 编辑:姜姿 2020-12-03 14:11:10
时刻新闻
—分享—

QQ截图20201203111327.png

“宣讲”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娣 何禹军 桂阳报道

“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政府给我补助了2万多,让我建了新房子,还帮助我申请无息贷款,支持我发展养殖产业……”

近日,桂阳县莲塘、欧阳海等乡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脱贫典型成了“宣讲员”,村支两委干部、扶贫工作队、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成为台下最好的聆听者,脱贫典型真实的脱贫故事共同描绘出一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强化感恩奋进教育。11月17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知党恩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文件,桂阳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响应,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知党恩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脱贫攻坚主题活动,进一步凝聚决胜脱贫攻坚、迈向振兴之路的磅礴力量。

“感谢党和国家,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我成功开办了养猪场,让我脱贫摘帽;去年生猪市价高,我卖了猪把以前欠下的几十万都还清了,还建了新房子,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莲塘镇大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付相林亮出了脱贫答卷。

2006年,付相林的妻子因脑膜炎引起骨髓结核,花费了巨额医药费之后仍然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家里因治病欠下巨债,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要抚养,付相林无奈之下,开始了背井离乡、四处打零工的生活。由于身患肝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又苦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赚的钱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遂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付相林回到家乡,在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开办了养猪场。肯吃苦的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围着猪场转,还经常向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请教养猪知识,上网学习相关知识,逐渐成了一个养殖“专家”,终于在2017年底摘掉了“贫困帽”。

付相林说,贫困了多年,能够成为产业脱贫典型站在台上向大家分享成功经验,意义特殊,“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天就是大家一起话家常,大家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讲讲我们扶贫工作还有哪里需要改进,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大家畅所欲言。”在驻村干部的鼓励下,贫困户们也不再忸怩,开始踊跃发言。

“2007年一场特大泥石流,我们村里9栋房屋被冲毁,许多村民居无定所、漂泊在外。去年,我们全村人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贫困户赵久富说起现在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打开了话匣子。

“我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是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也要努力创业奋斗,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欧阳海镇振南村贫困户李成沅因病致贫,每年住院都要花费很多钱,后来享受了医疗扶贫政策,住院不仅不用先交费,出院还能“一站式报销”,大大减轻了他的负担;还通过种植水稻、花生、玉米等享受产业奖补;今年,他拿出积蓄购买了一台小型簸谷机和薯粉加工机,开始了“创业生涯”。

谈起自己的脱贫故事,大家不再拘谨。与其说是主题活动,倒更像邻里乡亲“唠家常”,台上的人眉飞色舞的讲解,台下的人听的精彩热烈鼓掌,欢声笑语飘荡,场面十分温馨。

近年来,桂阳县坚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第一工作责任来抓,精准打好帮扶“组合拳”,最大程度释放政策保障效应,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该县33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12052户29870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2016年度、2019年度,桂阳县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是郴州市脱贫攻坚期内唯一获得两次省先进的非贫困县。

目前,桂阳县各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相继开展“知党恩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动人的故事展现了每一个贫困群众脱贫路上奋斗的英姿,他们前进的每一步都凝结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胜决心,每一个看似平凡的脱贫故事背后都倾注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

“桂阳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好文明实践基地,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让更多群众受益。”

桂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张春梅说,自2018年10月以来,桂阳充分利用全县300多座宗祠古戏台、古书院等乡贤文化场所,在城区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并利用文明实践基地策划实施了“新风讲习所”“百座戏台千场戏”“三清三禁三劝”等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带动了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全县上下形成了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

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就好比一道只有答题原则,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要求基层村(社区)创造性地来回答。只有大胆改革创新,才能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路径。

新时代文明实践既要“连天线”,也要“接地气”。为此,结合当前最为重要的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桂阳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积极探索、主动谋划,“投石问路”,激起了一池春水的阵阵涟漪。村级文明实践基地的理论宣讲,不再只是专家学者的线下“课堂”,而是群众之间提建议的“茶话会”。“我话脱贫”进一步展现了桂阳县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农家夜话”,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解除民忧,进一步增进干群关系。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桂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张春梅说,桂阳将进一步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通过开展各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大胆尝试、精心策划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桂阳“课程”。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娣 何禹军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2/03/86698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