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12月4日讯(通讯员 邓星文 伍迎宾 黄茂林)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一头连着全面小康,一头连着脱贫攻坚。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祁阳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着力构建让群众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好事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极大方便了群众在家门口办事。
截至目前,祁阳全县顺利实现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办件62.7万余件,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理办件88.1万余件,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建好服务平台,让群众“进得了门”
祁阳着力补齐基层组织阵地功能不全、设施不齐、服务不优等短板,2017年以来,采取“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提档升级一批”的办法,累计投入资金3.18亿余元,建成560个高标准、多功能、综合型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厅,统一设置基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综合受理窗口等,实现党员服务有窗口、群众办事有去处,为村(居)民享受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筑牢了硬件平台。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要求,投入2400多万元资金,新建升级改造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2个,打造集办事窗口、自助服务、休闲场所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办事大厅,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增强平台服务功能,为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服务中心配备叫号机、高拍仪、评价平板、音响系统、计算机等设施设备,基层公共服务阵地配套设施实现整体提升。
健全服务机制,让群众“找得到人”
完善联系服务制度。将镇(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分工和联系方式等主要信息,在服务中心公开栏醒目位置予以公开,让群众办事一进门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全面推行村(社区)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随时处理村内日常事务,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
实行领办代办服务。对因健康、年龄等原因导致办理业务较为困难的办事群众,及时提供领办服务,引导群众到办事窗口办事,现场帮助群众填写资料,对办理流程等进行辅导和解答。每个镇(街道)确定2至3名代办业务员、村(社区)确定1至2名代办业务员,帮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跑腿,点对点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事。
精准编制办事指南。坚持从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入手,制订村级可办理公共服务事项(其中,帮办代办事项20项,直办事项25项)办事指南,内容包含事项名称、受理单位、服务对象、办理渠道、办理流程、办理材料、办理时限等,让群众知道有事怎么办、有事找谁办,减少群众来回跑。
紧扣服务主线,让群众“办得好事”
互联互通,打造便民服务“快车道”。借助互联网把县政务中心大厅的服务延伸到镇(街道)、村(社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目前,22个镇(街道)、56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部拉通政务外网,永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县、镇二级使用)、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村级使用)两个平台已延伸到镇(街道)、村(社区),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简政放权,确保便民服务“集成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网上办、一次办、马上办、就近办”要求,医疗保障、卫健、教育等县直部门根据“放得下、接得了”的原则,在省定52项赋权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赋权、委托下放、服务前移等方式,向镇(街道)赋予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18项。镇(街道)可办事项达288项、村级可办事项45项。
强化培训,推动便民服务“高水平”。以提高基层公共服务队伍能力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人员业务培训,着力解决业务生疏、服务不优、能力不强等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行政审批服务业务培训会”4期,培训各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业务骨干工作人员610余人次;镇(街道)手把手培训村(社区)系统操作人员830余人次。经过培训和指导,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人员能熟练运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城乡农村综合服务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接件、办理等操作。
来源:红网
作者:邓星文 伍迎宾 黄茂林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