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反响丨《从十八洞出发》,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电视专题片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王津 2020-12-27 22:33:3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汪衡 长沙报道

12月26日晚上7点30分,一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第一期《首倡之声》震撼来袭,在湖南卫视首播。湖南扶贫故事再次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湖南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跷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使这里成为我国脱贫攻坚历程中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地方。

2012年-2020年,湖南共减少贫困人口767万人,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解决。

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电视专题片

“《从十八洞出发》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电视专题片,是精准扶贫的心声到精准脱贫变化画卷的精彩讲述。”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念表示,观看的过程中,有一种感动、激动油然而生,“也让我想起过去两年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乡村参与扶贫工作的经历。”

“乡村,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根基,是故乡,是来处。”沈念介绍,作为文学工作者,他和许多作家一样,有幸身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在场者、参与者,满怀激情的书写者。“广大扶贫人的历史功绩、中国乡村的脱贫变迁,注定要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起被世界所见证,被历史所铭记。”

下一步,沈念表示,将会继续深入生活,在参与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实践中,获得对自我与世界的新的认识,从理性和情感上认同人民的事业,做到“将人民作为作品主体去写”,和“以人民的眼光去写”,用优秀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湖南故事,创造出一个照亮山乡、温暖人心、鼓舞斗志的文学发光体。

“看完后,我感到很自豪”

“看完后,我感到很自豪。” 吉首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忠文表示,作为一个基层扶贫干部,他非常自豪能参与到脱贫攻坚这种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特别是最后看到中国贫困人口在世界逐年减少,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

近年来,作为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脱贫攻坚战役主战场,吉首市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搞好帮扶结对,易地搬迁,一户一策,帮助贫困户有致富产业等措施,让广大贫困群众彻底摘掉穷帽、拔掉穷根。

2017年,吉首市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6%下降至1%,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如今,吉首市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黄金茶、白云贡米、金秋梨、黑木耳、丹青泡椒等绿色产业或特色产业,跻身“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行列。

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但无比真实

“看完《首倡之声》后,给我带来了很多感触。”江华瑶族自治县三级调研员赵新胜在扶贫战线已经工作了10余年,他跟儿子两人,是江华扶贫战线上的一对“父子兵”。“虽然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但无比真实。”

“我们过年可以杀头猪了。”“等什么过年,现在也可以杀。”赵新胜说,当看到龙先兰夫妻在收蜂蜜时这两句对话时,“在扶贫路上,这些日常的对话才是扶贫成效最真实的体现。”

2018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放眼江华瑶族自治县扶贫战场,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蜕,一张张笑脸洋溢在贫困户脸上……真金白银的“获得感”,真真切切的“幸福感”,浸润百姓心田,让他们对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十八洞村比电视中更美

当《首倡之声》正在播放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正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广州参加15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颁奖典礼,并上台代表十八洞村领取“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特别示范奖”。

虽然人在广州,但晚上7点半施金通还是守在电视机前,“虽然说得是我村里的故事,但十八洞村比电视中更美。”

施金通表示,十八洞村的发展已从“精准扶贫”走向“乡村振兴”,如今村里很多年轻人主动接过“乡村振兴”的担子,一批又一批的“能人”选择回乡就业、创业。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2/27/87940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