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是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者不竭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陈珉颖 任晔 张盟 长沙报道
新年的阳光如此明媚,若闹市中辟一寸净土,享受冬日暖阳,岂不乐事?!
青翠的岳麓山下,熙熙攘攘的闹市中,藏着一个安静的小院子。时光倒流一百多年,这里曾经坟山环绕,屋舍简陋,租金当然也很便宜。
时值二十出头的蔡和森就冲着便宜这个优点租下了这里,但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里即将亮起光芒万丈的觉醒之光,照亮整个东方。
青年新民梦,于乱世中探索民族出路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
……
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蔡和森故居。新民学会成立大会在故居的堂屋里召开。
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在蔡家租住的简陋农舍中长成立新民学会。不久即得知有机会赴法勤工俭学。
毛泽东主张利用这一机会,了解俄国和欧洲革命的真实情况,因此和蔡和森一起在长沙倡导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并由蔡和森先去北京了解情况和取得联络。
1918年6月,蔡和森离开长沙赴北京,坐木船途径洞庭湖时,正逢风雨大作、因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少年行》,表达他和新民学会的伙伴们,即便直面狂风暴雨,依然要朝着真理与信念的方向,一往无前。
从最初的“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到“五四运动”后由于大多数会员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上发生重大变化、将宗旨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蔡和森领导下的新民学会及其会员,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得到进一步历练和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远赴重洋,现实的苦难磨不灭心中的光
蔡和森等一批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乘坐的轮船。
1920年,蔡和森和一批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因为经费紧张,他们乘坐的是轮船的底仓,三个多月不见天日,还要饱受蚊虫的叮咬,晚上必须用袜子扎住袖口、裤腿,用毛巾盖住脸才能睡个安稳觉。很多人,还没到法国就已病倒了。
到达法国后,他们的日子虽苦,但精神确无比饱满。
蔡和森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法文,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上百种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废寝忘食地“猛看猛译”,逐渐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的信念。
蔡和森在赴法勤工俭学时给毛泽东写的信。
1920年9月,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名称提出第一人。
1920年下半年,新民学会的许多会员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完成历史使命的新民学会于1921年后逐渐停止了活动。
不负青春,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新民学会78名成员中,有一半左右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先进团体之一,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理论的探索和干部队伍上的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
生活虽然艰苦,前路任重道远,但年轻的他们从不曾动摇自己的信念,不在意个人的得失,一心寻找民族自强之路。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时嘱咐广大学子、青年们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要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在2020这个特殊的一年中,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们给出的答案。日以继夜的白衣天使们,铸就血肉长城的人民子弟兵,不分昼夜穿梭于社区当中的志愿者,风雨无阻奔跑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在他们当中,“90后”“00后”已占大半。
从过去到现在直到未来,中国青年都在用行动证明:我们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来源:红网
作者:陈珉颖 任晔 张盟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