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月4日讯(冷水滩站记者 周吉锋 周淑芳)元旦假期,恰好阳光明媚,除了外出游玩、购物,许多冷水滩的市民选择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或者图书馆内度过这美好时光,“和孩子在户外晒完太阳,再在这里看看书、充充电蛮好的。”市民黄女士笑着说道。
文化,赋予了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是城市发展的底色,是城市的根与魂。2018年,永州市作为中部地区10个城市之一,成为湖南省唯一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的城市。“创区工作”开展两年来,冷水滩区认真落实创建规划等各项指标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努力打造一批文化亮点,为群众带来丰富的文化“盛宴”。
夯实基础设施 提升服务效能
“现在,我们图书馆已达二级馆标准,现馆藏图书达43万册,数字资源14.3TB,电子图书25.6万册。已建成1个总馆、44个分馆及182个流通服务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了区乡村资源共享,全城通借通还。”冷水滩区图书馆主要负责人介绍,“每逢周末、假期,很多市民会到我们这里,或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看书、学习。”
2018年来,冷水滩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示范区创建,主要用于图文两馆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图文馆数字化建设、文体活动开展、精品线路站点建设等项目。在丰富城区文化活动的同时,将文化基站向乡镇、村延伸。建设了1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203个村级文化活动服务中心100%覆盖。
同时,各级文化站点已经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区图书馆连续三年每年接待到馆人次42万左右;区文化馆依托总分馆开办舞蹈、书画、声乐等免费培训班,每年培训近8000人次,现共培育文艺团队408支;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做到每周免费开放42小时,每月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1次、文体活动至少2次。
丰富服务内容 让百姓尝到“甜头”
2020年12月29日下午,冷水滩区梧桐街道白竹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联合永州市博益社会服务中心、碧桂园新都荟志愿者团队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关爱老人 寒潮包饺 温暖过冬”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和这么多老年朋友们一起动手包饺子还是第一次,这可比一个人在家里包有意思多了,大家都说亲手包的饺子香,在寒冬天和老年朋友们在一起包的饺子更香。”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邓姐开心地说道。
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冷水滩还通过开办“时间银行”,打造文化志愿服务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志愿服务网络平台,提供“菜单式”志愿服务。并重点打造了“凤和读书会”“潇湘讲坛”“板凳课堂”“欢乐潇湘”“乡贤相邻走乡亲”等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志愿活动,扩大了志愿者队伍,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将文明实践与文化志愿活动进行了有机融合。目前,冷水滩区线上注册的志愿者有2.3万余人,线下注册志愿者10万多人,全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000余次,受益群众30万余人。
培育特色亮点 带来文化“百味”
“我以前是不太喜欢上台的,但是自从我参加‘爱上阅读’活动以后,我就不再怯场、更自信了。”2020年11月14日下午,在冷水滩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图书馆创办的“阅读悦读·冷水滩”之亲子阅读系列有声语言艺术公益讲坛上,李达中学九年级学生蒋琦瑞这样说道。
冷水滩区每年以“书香冷水滩”“阅读悦读·冷水滩”“二八赶社”“凤合姐妹读书社”等大型品牌活动为抓手,打造文化惠民亮点。区文化艺术团推出“曲艺冷水滩”品牌活动,送戏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80余场;区文化馆、文化艺术团每季度推出3个群众喜爱的优秀剧目,积极开展演出、参与省市比赛;每年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黄阳司扎故事非遗进校园”等特色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实现行政村每月至少观看1场电影,每年观看4场戏曲或文艺演出,2019年全区各级各部门送演出共85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3732场。坚持“以本土为源”,打造特色分馆新亮点,推出上岭桥镇仁山村“乡贤文化”分馆、岚角山街道油榨头社区“红色文化”分馆、蔡市镇邓家铺村“潇湘文化”分馆、普利桥镇岐山村“民俗文化”分馆等四大特色分馆。
文化搭台,旅游也可以唱戏。冷水滩区将老旧社区改造为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一批网红街区打卡胜地。其中,活龙井社区被省住建厅列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投资300余万元将原铁路职工废弃招待所改建成总面积达2600平方米的文化驿站;改造后的伍家院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536平米,目前打造出“老街故事我来说”“周末你我唱”等文化品牌,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文化站作用发挥十分到位。
“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幸福冷水滩。”冷水滩区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来源:红网
作者:周吉锋 周淑芳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