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过5年接续奋斗,湖南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等跃上新台阶。
即日起,红网时刻开设《辉煌“十三五” 谱写新篇章》专栏,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红网时刻记者 汪衡 长沙报道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三大攻坚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部署,全面小康才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近年来,湖南坚定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多措并举分类防范企业风险,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蓝天成为最亮底色,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化解重大风险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和谐
2019年1月2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十三五”以来,湖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严守安全生产红线,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0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省应急管理厅派出督导组开展综合督查,加强煤矿、非煤工贸、危化、烟花等行业的监管,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8天长假,湖南直管行业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
水患是湖南最大的忧患。今年夏季,面对严重洪涝灾害,湖南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做好救灾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实现了未垮一库一坝、未溃一堤一垸、未发生群死群伤事件。
和谐稳定,是人民平安幸福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的基本前提。
上访人数多、信访积案多、群体性事件多、干部违纪多,一度是永州市双牌县五里牌镇的“痛点”。
近年来,五里牌镇通过建立党政“一把手”接访制、搭建村级网络微信平台、深入一线下访知晓民情的“三步工作法”,及时处理初信初访,做到矛盾纠纷及时调解,确保了大局稳定,全镇各项事业也蓬勃发展,一跃成为全省法治示范镇。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十三五”期间,湖南不断创新发展以“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为核心的“枫桥经验”,通过“矛盾纠纷多元联调模式”“末端矛盾化解、中端风险防范、前端源头治本”等系列举措,大力提升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基层治理体系迈上新台阶。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为妥善应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湖南采取一系列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完善金融风险全面动态监测预判体系。加强重大事项报告分类管理;加强流动性压力测试及结果运用;监测银行机构涉政府信用的项目贷款、PPP融资、政府购买服务融资、产业基金融资以及各类资管业务的信用风险。
——搭建金融风险无死角监测网络。开发上线“湖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从技术手段上保障监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建立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制度。
——健全联防联控风险防范机制。紧盯中小法人银行机构风险防控,形成“机构自救、行业互助、监管履职、政府帮扶”四部曲风险防范机制。
——推进区域金融环境持续优化。湖南已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31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35%,还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
湖南不断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创新手段精准施策,为实体经济“强筋健骨”,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更加坚实有效。
成堆的猕猴桃,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牢记总书记嘱托,实现高质量脱贫
从2012年至2019年,747万人脱贫,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剩余19.9万贫困人口已具备脱贫条件——这是湖南在这场伟大实践中交出的答卷。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从巍巍武陵到莽莽雪峰,从汤汤湘水到浩浩洞庭,“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南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在潇湘大地书写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制度方面,湖南在全国率先制定下发《全省贫困村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形成识贫、校贫、定贫的精准识贫工作机制。
资金方面,财政资金逐年增加。2016年至2019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投入319亿元,年均增长20.67%。
人员方面,驻村帮扶尽锐出战。湖南选派近6万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奋战在攻坚一线,带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方面,湖南深化“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000余个;出台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十条意见”,探索推进消费扶贫,推进“一村一品一社一企”和“家门口就业”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湖南“十三五”期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的69.4万人已全部入住新居。
生态补偿方面,湖南省级以上贫困县生态护林员项目“全覆盖”。
发展教育扶贫方面,学生资助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全覆盖,适龄儿童上学问题做到了“一个不能少”。
保障兜底方面,2020年,湖南再次调整提高贫困人口脱贫年人均纯收入标准,由2019年的3700元/年调整到4000元/年。
安全饮水方面,湖南已实现基本“清零”。
危房改造方面,湖南今年将全面完成4类重点对象和“边缘户”的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
基层公共服务方面,湖南贫困乡镇已基本完成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通村通组道路方面,湖南已完成近6000公里的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实现全覆盖。
一系列“加强版”“创新版”的举措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三湘大地上,无数拔掉穷根的村庄,正阔步走上致富路。
蓝天白云成为湖南最亮底色。
向污染亮剑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曾是湖南自然生态环境的写照。
过去40年,湖南生态环境质量经历了一个污染持续加重、初步遏制到持续好转的曲折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3个“十条”要求,以“一湖四水”治理为主战场,以湘江保护和治理、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为载体,以环境治理战役及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等为抓手,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强化。颁布了《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基本建立。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重大环境问题责任追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环境保护督察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环境质量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齐抓共管格局初步形成。省人大、省政协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和专题参政议政活动,纪检监察机关(监察委)加大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审判机关成立专门的资源环境审判机构,公安、检察机关成立了驻环保部门联络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生态补偿等制度在全省全面推开。各级党委政府定期研究部署,强化责任落实,着力构建各级各部门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环保工作大格局。
一系列重拳出击,让湖南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隆冬时节,漫步在长沙街头巷尾,头顶的蓝天、脚下的沃土、远处的山水、眼前的绿树,让人心情格外愉悦。
2019年,湖南60个国考断面I~III类优良水质比例为91.7%(年度目标为88.3%,下同),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0);29个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6%(96.4%);湘江干流重金属浓度持续降低,优良水质比例为100%。湖南14个市州所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7%(82.5%)。郴州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湖南共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0个;森林覆盖率59.9%、森林蓄积量5.95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达75.8%。54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总体保持稳定。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