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通讯员 王薇薇 庹炼 长沙报道
“农学的前景在哪里?”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和知识青年投身农业,要在广阔天地中去沉淀,去付出。所以学农学要坚持下田,在田里找真知。”
一次偶然的采访,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一番话,成为湖南农业大学学生代英男的人生指南针。毕业后,他前往巴基斯坦种杂交水稻,这一新闻上了热搜。
“农业院校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课堂延伸到山水林田湖草,在希望的田野夯实专业知识,激发科研灵感,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农民需求,在广阔的舞台干事创业。”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如是说。在田里觅真知,不断提升学问——这也正是湖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三下乡”暑期实践中为农民示范“打药金箍棒”。
下田上课 培养接地气、懂研究的农业人才
“作为农业科学家,靠想象是不会有科研成果的。田间地头才是我们的主战场,科研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育种专家官春云躬身践履,以身示范。
书本知识不是万能的,培养接地气、懂研究的农业人才,湖湘大地便是学生最好的“田间课堂”。
在一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植保学院教授李晓刚发现岳阳当地高竿作物病虫害防治不当,存在喷洒雾滴不均匀导致农药浪费等问题。李晓刚召集同行的学生,当场便开始尝试设计一款能有效解决农户这一施药难题的工具。
“这个‘打药金箍棒’打药一亩地只需要9分钟,能提高作业效率5-10倍。”在永州市祁阳县浯溪镇,当地农民使用后赞不绝口。经过几代开发与创新,“打药金箍棒”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对减药增效,实现绿色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学富五车不闭门造车。李晓刚表示,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需求结合,教学内容也得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农学技术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要更多参与生产实践,与产业需求结合,与社会发展挂钩,才能更贴近实际,更有效地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工学院调研队向农户了解当地的农业机械化使用率。
问需于农 把专业知识应用在三湘大地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上到下每个环节都要持续发力、精准发力。把人才培养工作融入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中,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扎实抓好农业实用人才培养,是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贯彻落实。
疫情期间,农学院学生祝海竣作为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及粮食生产指导调研组组员,跑遍了益阳市赫山区的12个乡镇。白天下乡,晚上总结,每天工作12个小时,调研指导了40户种粮大户集中育秧。一个月下来,祝海竣成了赫山区远近闻名的农业技术指导“110”,随叫随到。不仅如此,祝海竣还将导师王学华和许多专业课老师纳入为农民服务的智库,确保用准确科学的专业知识为农民“保驾护航”。
“我怕这牛吃不好,不长肉,就让他随便吃。没想到还吃出毛病来了。”在湘西花垣县民乐村,听说有农大的专家来村里了。农户老陈激动地来到村部迎接,并说出了自己的养牛困惑。
动医学院学生一行刚进老陈家,就闻到一股浓郁酒味,酒糟堆满一个房角。牛栏里的牛正软趴在地上,身体鼓胀。“酒糟是物美价廉的肉牛饲料,但是蛋白质含量高,大量食用会导致胀气,严重的会酸中毒。”动医学院博士汤起武介绍说。“这种类型的肿胀,在牛体上部三分之一是胀气,在下部三分之一是积食。”
“植物油可促进瘤胃蠕动,一两天就能见效,牛拉稀就好了。”汤起武拿起注射器从牛的左嵌窝灌注植物油至牛瘤胃,并与农户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一对一”帮扶就这么定下来了。
“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只是掌握基础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而是要以强农兴农为使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在生动乡村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大学生‘三农’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邹学校说。
研究生祝海竣(中)协助村委发放早稻种子。
百炼成钢 上好社会实践这堂“必修课”
多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博士团”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让学生在田野乡村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打通人才培养与“三农”发展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我已经是溆浦县的常客了,在致力于解决当地药材种植管理粗放、连作等问题的同时,收获了很多重要的数据和资料。”学生李诗阳是园艺学院赴溆浦县博士服务团里的一员。
在肖深根教授的带领下,园艺学院派专业人员长期扎根溆浦,与药农药企“认亲戚、做老乡”,充分运用农业高校技术人才的优势,为当地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推动溆浦县中药材产业升级发展。
“自2001年起,400余支博士团队伍、3500余名研究生的足迹先后遍布重庆、广西、江苏、山东和湖南等多个省份,在五湖四海的社会实践中进行科技支农,成长成才。”研究生院院长谢方平介绍说。
支教团成员张子权对学生进行辅导。
倾情“智”援 在支教扶贫中历练责任担当
2019年7月,张子权、向陈云、段海霞3位志愿者第一次踏上了湘西花垣县麻栗场镇望高村的土地,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英语是孩子们所有科目中最薄弱的。”支教团小组讨论达成共识,要瞄准短板,抓好英语课教学。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琢磨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渐渐地,课堂气氛日渐活跃,孩子们的英语成绩稳步提升。2019年下学期期末考试,望高小学三、四、五年级的英语课程均取得了全镇统考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支教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贫困村教育的落后,也重新认识了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在解决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交流等实际问题中,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决心。”支教团成员说。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湖南农业大学扶贫支教团的誓言。该校让莘莘学子充当扶贫扶志扶智的“先锋队”,在支教扶贫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历练责任,在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王薇薇 庹炼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