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
红网时刻记者 汪衡 王嫣 摄影 朱丽萍 长沙报道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考察时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强调“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为了更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这次两会上,代表们献言献策,提出了一批含金量十足的建议。
传承红色基因,构筑党性教育“精神高地”
湖南被誉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目前湖南共拥有红色旅游景区(点)310个,其中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28个。
江西与湖南相邻,就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数量而言,比湖南还少3处。但在2016年,江西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红色旅游接待占全国八分之一,在全国具有领跑优势。
省人大代表童小娇通过查阅数据显示,2016年江西全省游客接待总人数4.71亿人次,其中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43亿人次,占全省游客量的30.36%;全省旅游综合收入4993.29亿元,其中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156.8亿元,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占全省的23.16%。同年,湖南省红色旅游接待游客920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仅550亿元,不到江西的一半。
“这与我省红色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童小娇介绍,首先,湖南早期党史研究的源头活水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创造力和聚合力;其次,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化党性教育基地的力度不够,资源整合利用缺乏系统思维;最后,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发展布局不合理,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规模较小。
为了促进湖南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起点深度融合,用好革命传统资源这部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童小娇建议,深化湖南党史研究,特别是湖南早期党史专题研究,相关部门要制定专门研究课题,鼓励对湖南党性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构筑党性教育“精神高地”,打造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和品牌;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重点,整合红色资源,开发精品项目,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做大湖南红色旅游产业。
讲好红色故事 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省人大代表刘炫伶提出“红色文创”的概念,她指出“红色文创”是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社会力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她建议将红色文创产业发展纳入湖南文化事业“十四五”规划,并重点支持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同时,搭建专业红色文创服务平台,加快红色文创与旅游互通互融。
省人大代表黄咏梅建议,把全省红色旅游纳入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部分,以湖南省创建红色旅游国际协作示范点和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湖南红色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加强资源整合,构筑红色旅游线路。
黄咏梅建议中,还有一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的蓝图。她以临澧为例,建议将临澧的红色旅游线路(沅澧快速干线→太浮山抗日战争遗址及武装斗争纪念碑→临澧县博物馆→林伯渠故居→丁玲故居→青山景区)纳入全省旅游精品线路,力争与省内的韶山、花明楼等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串联,真正加入湖南省红色旅游圈。
同时,黄咏梅还提出改变一般史迹陈列和遗址景点见物不见人、重事不重人的旧方法,着重表现革命人物的思想、感情、活动和作为。加强“红(红色旅游资源)红(网红传播方式)联合”,实现“红(红色资源)、绿(绿色发展)、古(古色古香)”三色的有机结合,彻底改变“我说你听,我展你看”的单向输导信息方式。
搞好红色教育,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
抓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铸“魂”补“钙”、强身健体的良方。
省人大代表李志超建议在省级层面集中为打造“湖湘红色基因传承大品牌”,通过整合管理各类红色教育资源、活动项目,搭建红色基因传承整体发展框架,同时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和具体支持举措,持续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走进青少年。
“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建设,实现红色文化走进青少年常态化。”李志超建议,教育部门将红色文化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让红色文化真正进课堂。并组织好相关培训,教学研讨,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课、语文课、历史课等学科当中,纵深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工作。
省人大代表宣桔仁建议在长沙浏阳文家市镇建设秋收起义干部学院,以此为龙头,充分整合省内外红色资源,着力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培训,引领湘赣边红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代表刘准、 袁灿、朱常健、田刚等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如《支持夏明翰故里红色文化旅游区发展》《支持长沙清水塘“红色文化历史故事街区”建设》《加大对蔡和森、蔡畅故居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将粟裕故居及纪念馆纳入省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重点线路》等等。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王嫣 朱丽萍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