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工集团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筑面积达542万平方米,安置20.4万人,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资料图
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肖依诺 长沙报道
一个大型集团企业,用3年时间,持续“零利润”为20万贫困人口修建住房,施工过程无一例事故,并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创下如此扶贫纪录的湖南建工集团,日前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
全国范围创新组织方式
这场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其实从2017年7月开始,便做好了“顶层设计”。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统规统建任务交给了湖南建工集团,以“零利润”EPC总承包模式承建。
什么是EPC总承包模式?字面解释即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脱贫攻坚全国范围内组织方式上的创新。
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湖南建工集团在短短3年时间内,先后调集3家甲级设计院,以及实力最强的15家施工单位,共计派出1万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被“下放”到乡间地头,到深山老林,到最贫穷最偏远的地方。
工作环境的艰难,超出他们的想象。
“有的地方连用电都无法保障,当地老百姓家的电灯,有时候亮、有时候不亮。那里没有像样的电器,没有电饭煲,没有自来水,材料的运输,施工的进度,都是问题。”湖南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典维这样回顾其时的艰辛。
更富挑战的是,集中安置点657个项目分散在68个县,这意味着施工管理团队需要同时多边作战。
战线长,难度大,施工还得根据不同的地形拿具体方案,有的地方要体现民族风格,有的地方有着复杂的地质地貌,工作人员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态势下,湖南建工集团上下同心,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2018年,全省占地面积最大的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施工期间,连续遭遇恶劣雨雪天气,为了给混凝土保温,湖南建工集团施工团队竟不惜用草帘子、彩条布覆盖混凝土,甚至生炭烤火“救急”。
在宁远县双福、嘉裕小区项目中,湖南建工集团调度精兵强将80余人,以40天内出土112万方、日完成土石方最高达4.5万方的速度搬走两座“石笋山”,仅用130天便完成30栋、1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并提前交付。
湖南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典维(前排左三)调研沅陵县易地扶贫搬迁太常安置点。 资料图
“零利润”建房+后续服务
房子交付完毕,却并不意味着可以撒手不管。“零利润”修建好的这些住房,建工集团还要做好后续服务。而易地扶贫搬迁的整个过程,没有出一起安全事故,没有任何群众投诉举报。
“当地老百姓都是懂得感恩的。有的人说一辈子没想到能住到这种房子,有的人把放在床底下的花生拿出来招待我们,这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言行,不是说感谢建工集团,是感谢党,感谢对老百姓这么好,他们是这种心态。”湖南建工集团一高管如此评价,他认为这充分呈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情”。
“这么大的工程量,不可能没问题,当地百姓只要反映问题,我们马上就地解决。哪怕是细节上的小问题,我们接到反馈后都会第一时间上门,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蔡典维说,如此量大面广的施工及管理,能够赢得老百姓的肯定和赞誉,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对湖南建工集团也是“一次锤炼”。
三年来,湖南建工集团召开126次质量安全、回访维修、财务、审计及成控专题会议,协调处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三年来,集团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筑面积达542万平方米,安置5.7万户共20.4万人,提前一年完成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
湖南建工集团还建立了专业设计院、行业专家、材料设备采购等资源库,全面推出零利润管理,并提出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五保证”——保证计划完成、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建设进度、保证政策到位、保证不挂靠转包。三年后,再对照当年立下的这个军令状,有人形象地评价为“这是一种艺高人胆大式的立誓”。
集体担当与荣光
此次获得全国表彰的另一家湖南国企——湘投控股集团驻永顺县芙蓉镇科皮村帮扶工作队,以“互助五兴”暨“五树五建”扶志扶智行动为重点,运用企业管理思维强化基层治理,获得不俗战绩,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全国驻村帮扶典型案例。
湖南省国资委驻平江县三墩乡公平村工作队打造的高山养殖场。
当然,不止此次受到表彰的两家国企,湖南省国资委和28家省属监管企业都在这场扶贫硬仗上打出了底气和担当——
如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帮扶湘西龙山县茅坪乡茶园坪村,建起了一座年加工1000亩茶叶的村集体茶叶加工厂,建立茶叶种植、培管、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项目总投资约750万元。
兴湘集团帮扶湘西凤凰县麻冲乡翻身村,累计投入资金1039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危房改造,整村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帮助47户201人如期走出贫困行列。
湖南轨道集团驻洞口县岩龙村扶贫工作队在深山老林里办起了竹制品加工厂,占地面积3.4亩,总投资400余万元,年利润100万元,吸纳大量贫困户就业。
湖南省轻盐集团帮扶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乡熊家塔村,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落实经济社会发展项目30多个,其中与当地企业共同投入资金450万元,成立青钱柳茶叶加工厂,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湘煤集团帮扶张家界市慈利县三王村,累计投资1382万元,仅用2个月便完成了7个援建工程项目。驻村工作队累计步行1400公里,行车18000公里,爬山勘查100多次,创造了省国资委系统驻村工作队连续驻村时间最长纪录。
湖南省国资委机关进驻帮扶平江县三墩乡公平村,把油茶产业和养殖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凝聚合力做工作,实现公平村人均经济年收入由2014年3142元提高到9237元,村级经济集体收入由2014年2400元提高到30多万元……
在这场脱贫实践中,湖南省国资系统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纷纷在政策、人员、资金上予以重点安排保障。在脱贫攻坚战关键节点上,如2020年2月,湖南省国资委就两次召开党委会组织学习中央和全省脱贫攻坚会议精神,明确要求驻村工作队“要把面上的问题找出来,把点上的问题解决好,确保脱贫攻坚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正是这种从上到下“不惧硬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霸蛮、较真精神,湖南国资国企在脱贫攻坚战上给外界留下了一个“集体出彩、集体荣光”的群体形象。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肖依诺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