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道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要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行“五包”机制,认真落实“五帮”责任,深入开展“五督”行动,抓实抓牢抓好早稻生产。
大力推行“五包”机制。实行“五包”责任机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是县包乡(乡镇)。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并带头办点示范,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各创办1个早稻万亩绿色高产示范片,其他县组领导均要在所联系乡镇(街道)领办一个千亩早稻绿色高产示范片或专抓一个粮食生产监测村。每个县级领导示范办点、村安排后盾单位,由后盾单位提供相应支持。县级领导办点示范工作经费按万亩片10万元,千亩片(含粮食生产监测村)2-4万元。二是乡包村。落实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街道)干部包村,建立早稻生产台账,把早稻生产任务分解到村,指导制订工作方案,落实早稻集中育秧基地,摸清耕地抛荒底子,责令村委制定整改措施,大力宣传惠农兴粮政策。三是村包组。由村支书、支委、村秘书、专干等主要村干包组,把早稻生产任务分解到组、到户,及时传达上级重农抓粮惠农政策,争取项目资金,搞好农田水利设施,组织人员解决组里的抛荒耕地等问题。四是组包户。由村民小组织本组农户落实早稻生产任务,治理耕地抛荒,开展集中育秧等工作,大力发展早稻生产,对抛荒2年以上的耕地依法依规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五是户包丘。由农户自行或合作购买种子、秧盘、农膜等农资,开展早稻集中育秧,或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商品秧苗,大力水稻生产。农户在享受国家的耕地地力等惠农补贴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本人经营承包地耕地质量,做到不抛荒,不擅自改变耕地用途,为粮食安全作贡献。
认真落实“五帮”责任。成立水稻种子调配组、育秧指导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绿色高产创建组、治理耕地抛荒组和宣传组,下沉村组一线帮扶指导,到丘块现场解决困难。一是帮政策。严格落实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等强农惠农政策,凡是出现耕地抛荒的一律不得享受政策补贴,真正兑现好“谁种粮谁享受补贴”政策。补贴通过“一卡通”发放,确保实际种植农户和种植大户享受到补贴政策。二是帮技术。县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技术人员,乡镇农技人员、农机人员按片区分组责任到人,进村入户,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一般种粮农户在选种、浸种、育秧、施肥、病虫防治等开展全程技术指导,确保粮食生产科学管理、成本降低、效益提高,激发种粮积极性。三是帮信息。通过电视、手机短信、微信、村级广播、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为种粮农户提供产、供、加、销等全产业链方面的信息。四是帮项目。通过向上争取涉农项目,帮助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种植水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五是帮服务。积极开展农资产品打假护春耕和价格督查行动,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资产品一律依法处理,依法维护农资生产经营秩序和农产品质量,为全县粮食生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资产品。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秧盘等市场监管,确保农资产品提稳定供应、品质安全。着力推动专业人做专业事,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植保专业公司积极开展育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稻谷收储烘干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深入开展“五督”行动。围绕全县早稻生产目标任务,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兑现目标考核管理奖惩办法。一是督早稻面积落实。全面优先抓好早稻面积落实,采取过硬措施把早稻生产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组、农户、田块,确保2021年全县粮食计划播种面积88万亩,总产量37万吨,水稻播种面积达到70万亩,总产达到31.5万吨(其中早稻26万亩)落实到位。二是督早稻集中育秧。安排专项资金采购早稻种子用于育应急储备秧和办点示范,全面完成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10.5万亩(大田),带动全县集中育秧面积突破20万亩。农业部门组织调运储备早稻种子、农膜、秧盘、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大力推广大棚保温育秧。县相关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要对新建的集中育秧固定场所提供场地、政策支持,烤烟生产区可利用烤烟育苗大棚支持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其它地方可利用小栱棚育秧,促进集中育秧主体稳步壮大、水稻生产专业化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建立商品秧基地。今年早稻集中育秧重点在双季稻轮作区域实施,充分利用省项目资金及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给予重点补助,每个乡镇都要建立2-3个上规模的集中育秧基地,以机插、机抛秧为主,为周边小散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稳定扩大早稻生产面积。三是督技术人员到位。各驻点行政干部和农技人员要求早稻生产时间除做好本职责工作外,大部分工作时间应驻村指导早稻浸种育秧,协助组织代耕代种、解决耕地抛荒等。由早稻生产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督查到岗到位履职情况。四是督耕地抛荒治理。摸清底子。按照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要求,切实担负起遏制耕地抛荒的属地责任,由乡村两级组织人员摸排本辖区内耕地抛荒情况,建立台账。精准施策。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抛荒耕地进行治理,采取集中流转、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方式推动抛荒耕地复种。各乡镇(街道)、村要切实落实“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要求,认真按程序组织申报、核实种植面积,按政策规定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抛荒耕地不得再发放补贴,这部分补贴可统筹用于抛荒耕地复耕。严格追责。禁止水稻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县大督考委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形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制止耕地抛荒不定期督查机制,对发现零星抛荒,现场交办,立行立改;对发现连片3亩以上(含3亩)的抛荒取消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评先资格,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就地免职专抓粮食生产工作。五是督办点示范。开展万、千、百亩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县里要办好4个万亩片,各乡镇、街道要办好千亩片,村级办百亩片。同时,要持续抓好15个粮食生产监测点。示范片要统一品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播期,集成水稻三项关键增产技术,真正成为绿色高质高效水稻示范基地。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道县以争创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为抓手,把早稻生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全面掀起早稻生产工作热潮,确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国家安全,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作者李天明 系道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来源:红网
作者:李天明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