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一年前,在全国人民“战疫”最紧张时刻,一支由中建五局长沙仁和医院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远赴阿尔及利亚,在异乡阻挡疫情之战中挥洒汗水、无私奉献。
一年过去了,这个鲜为人知的团队,在非洲是怎么度过的,他们经历了哪些困难和阻力?在9个月的坚守中取得了怎样的战果?记者近日采访了他们,还原记录非洲抗疫的那些故事。
7人别动队出征
这是一支“非常低调”的战队。记者遍寻有关这个团队远赴非洲的抗疫报道,只找到他们出征前的一篇小消息。
“受中国建筑和中建五局委派,由长沙仁和医院组建医疗队,援助阿尔及利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3月26日,长沙仁和医院组建的援助阿尔及利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7名队员集结完毕,从长沙启程前往位于北非的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为当地中建员工提供防疫抗疫支援。”在当地一家媒体的报道里,这样描述了他们出征时的情景。
中建五局7人医疗队在工作之余不忘学习,彰显“初心不变”情怀。
长沙仁和医院原为中建五局职工医院,于2005年响应国家号召,改制为中建五局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医院,至今仍承担着服务国企的主要职能。院长邹华志介绍,医院发布招募令后,7名队员主动请战,“短短两天时间便集结到位并启程出发”。医疗队7名成员分别是:副主任医师胡子为、龚尚文、姜斌辉,主治医师邓星玉,护士周昂、欧阳聪、瞿雅明。
虽然只有7个人,这支医疗队却涵盖了呼吸专科、重症专科、中医科、公共卫生防疫等专业技术人才。他们自2020年春节后接受了长沙市卫健委和雨花区卫健局抽调,一直奋斗在防疫、抗疫前线,其中有4名共产党员,医疗队在长沙市卫健委的批准下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胡子为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姜斌辉任医疗队队长。
25岁的瞿雅明和23岁的欧阳聪是医疗队中两名90后年轻党员,曾在援建武汉归长人员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区,为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返回长沙的建筑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她们第一时间报名请战,呈现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模范引领作风。
医疗队出发时中建五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卫国勉励大家:“赞特殊时期勇担当,向白衣天使致敬;望到岗后尽职履责,用仁心医术为生命护航”,医疗队可谓准备充分,出发时携带了价值40万元左右的医疗器械、药品和防护用品,配置了血象检查仪、心电监护仪、消毒机、制氧机等仪器。
预防隔离中心修建完工并投入使用。
10天建好一所隔离医院
当时在阿尔及利亚,中建系统员工包括中国员工和部分当地员工在内,总计约8000名。医疗队7位医护人员要为这8000人做好防疫、抗疫服务,按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护标准和医疗诊治标准,他们还受命组建了一所50张床位左右的隔离医院。
“我们刚去的时候,发现阿尔及利亚当地政府和民众对防疫的宣传,以及相关隔离、组织措施,还有人的防疫、抗疫意识,都比较落后。公共场合的百姓普遍不戴口罩,甚至连一些交警都不戴。”医疗队成员介绍,加上停航停运及封城、当地雇员停工、物资供应紧张、社会治安隐患大等因素,整体形势比较严峻。
“出发时,对于海外战疫遇到的困难,思想上没有太多准备”,有队员坦言,虽然意识到去阿尔及利亚会遇到挑战,但是毕竟彼时处在非实战阶段,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无法想象,更重要的是,此前并没有太多临床经验,没有诊断治疗新冠疫情病例的经验,“虽然到阿尔及利亚的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病例才逐渐增多,但其实我们内心还是没底,很慌很紧张”。
在预防隔离中心前合影。
越是“没底”,越是需要未雨绸缪的战略意识,越是需要忙碌的工作来减缓面临的环境压力。
医疗队所有成员来不及过多思虑,他们一到营地,马上和建筑工人一起,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奇迹:建造了一所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含有30间病房的小型隔离医院。
医疗队同时制定就诊流程,用细致的制度来规范防疫措施,还拍摄防疫知识、防疫操作视频等,对各项目负责人、保安、保洁、司机进行防疫知识、防疫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受国家卫健委指派,由澳门和重庆市医疗专家组成的国家医疗专家组于2020年5月15日抵达该院,对医院的工作给与充分肯定,并对医院防疫分区布局及防疫、诊断、治疗等方面提出了精准指导方案。这一系列工作,都为后面紧张有序的抗疫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温下的坚守
如果说刚到异乡的忐忑,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疫情的影响面和坚守时间无法把握的话,在接下来的抗疫实战中,队员们则完全顾不上心情忐忑与否,这支年轻的医疗队,已经融入到每一天具体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中。
2020年6月13日,医疗队迎来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患者是一位52岁的男子,根据其病情,医疗队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案。其时阿尔及利亚天气炎热,身着厚厚防护服的医疗队员们频频出入诊室、抢救室,每天都汗流浃背。
医疗队成员在高温环境下坚持工作。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医疗和防护物资消耗也很大,幸好国内包机空运来了第二批抗疫物资。
经过紧张的施救和后续治疗,这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临行前还给医疗队队长姜斌辉发来信息:谢谢你们全体医务人员悉心照顾,祝你们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面对患者竖起大拇指表达感恩之情,那一刻,医疗队员们表示真正感觉到“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2020年7月,阿尔及利亚的温度开始不断攀升,最考验队员们的时期到了。
“晌午温度高达35度,防护服犹如一个移动的汗蒸房,戴着的N95口罩变成了不通风的防毒面具。只要活动5分钟以上,就出现头晕、心悸现象。”护士瞿雅明说,在高温下持续工作,导致有同事相继出现中暑情况。
“我们的两位护士都中暑了,中午进病房,一个小时后,防护服、口罩完全透湿,人的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晕,但在工作的时候很忙,想着坚持一下再出来”,胡子为回忆,“太热的时候,汗水完全粘住了口鼻,呼吸不了,出不了气,实在没办法,只能把口罩扯开,大概几分钟的样子”。
忆起当时的情景,那扯开口罩的“几分钟”让胡子为事后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天气炎热及非常情况加剧,医疗队决定非紧急时期尽量在清晨、傍晚进入病区,且时长不超过1小时。即使在这样的极端天气和随时可能暴露自己的情况下,“面对疫情,大家没有一个退缩,每一个都勇于担当”,庆幸的是,也没有一位医护人员被感染。
医疗队在隔离中心的患者全部清零后才得以去户外走走。
9个月接力驻守
“五月初五,早起一个蜜枣粽,开启一天的忙碌,患者情况不变,外出检测核酸,2天后出结果,从隔离病房出来,仍有虚脱的感觉,晚饭后开会总结一天的工作,会后常规锻炼和消毒,洗洗睡,明天继续。”
——这是2020年端午节那天,胡子为在微信上发的一条信息。像这样的日常作息及工作状态,队员们已经司空见惯。
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第一波疫情过后,医疗队员们清晰地记得“情况稳定的时间”——2020年10月3日,这一天,临时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清空。直到这时候,队员们才稍微能歇口气,得以走出封闭的隔离区,去附近走走。
在这段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医疗队在30多度的高温天气下总共诊治疑似和确诊患者163人次,住院患者23人次,在医疗队精心应对下,这些患者全部治愈,并解除隔离。
医疗队在海外抗疫,得到了后方团队的大力支持,中建五局长沙仁和医院组建了专家团队作为后方支援,专家定期连线精准指导,医院还联系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权威专家进行定期指导与远程会诊。
2020年12月17日,在第二批抗疫医护人员到来之际,第一批上述医疗队5名成员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胡子为、姜斌辉、瞿雅明们在阿尔及利亚待了整整9个月,在这么长的时间段里,他们在海外抗疫最艰难的时候是怎么缓解焦虑情绪的?
对于这个问题,队员们首先承认“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一点焦虑情绪是不可能的”,这种焦虑,主要是“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来时没有意识到要待那么久,没有意识到疫情那么严重,越到抗疫后期忙碌的时候,就越有一种遥遥无期的感觉”。医疗队当机立断采取多种方式予以调节和应对。
下班后,医疗队成员在隔离区狭窄的空间进行体育锻炼。
“不能去外面跑步,我们就在隔离区跑,每天晚上我们都要进行体育锻炼,虽然只能看央视国际频道,我们也利用闲暇时间多看新闻,同时也尽量与家人保持联系,聊聊天,讲讲这边的情况。”队员们通过这些方式来缓解工作的单一、枯燥及焦虑情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时差原因,医疗队队员接到国内家人在晚上打来的电话,一般是在当地的中午,“有时候工作忙,也顾不上多讲,匆匆话别”,也因此,一些家属还产生了误解,但事后经过解释,“还是都能理解和支持”。
“是战士,就要往前冲”
截至2020年12月中旬,这支远赴阿尔及利亚的医疗队实现了两个目标:治愈所有收治的患者,所有医疗队员零感染。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倾注了他们多少心血。回国时,医疗队队员们做了体检,大家发现自己都瘦了一圈,临时党支部书记胡子为上称一称,发现瘦了二十斤。
“是战士,就要往前冲。”在总结发言会上,年轻的党员、护士瞿雅明这样铿锵发声。
忆起海外抗疫经历,白衣战士签名以表心志:“是战士,就要往前冲”。
目前,中建五局第二批医疗队成员仍然坚守在阿尔及利亚一线抗疫,他们累计接诊疑似和确诊患者389人次,住院患者51人次,床位增加到48张。考虑到海外疫情的紧张态势和隔离医院的床位增加,上级决定增派第三批医疗队,增派的5位医务人员已集结完毕随时待命出征!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