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追梦人丨罗新亮:从民警到茶人 用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欧阳钦君 编辑:吴思静 2021-03-14 10:47:1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省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如火如荼,从中走出的“乡村追梦人”开始崭露头角。每一位创新创业者都值得尊重,他们的事迹值得关注。红网时刻开设《乡村追梦人》第二期专栏,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期盼湖南广阔的农村土地上,有更多的“乡村追梦人”参加进来!

IMG_5391.JPEG

罗新亮。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通讯员 欧阳钦君 娄底新化报道

流云叠翠,薄雾轻绕、绿意葱茏……进入到新化县奉家镇境内,一片片茶园映入来人的眼帘。茶园的主人就是罗新亮,一位从公务员队伍辞职投身茶产业的中年汉子。

如今,身为湖南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罗新亮,在这片“湖南十大最美茶叶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故事。

脱下警服当茶人

“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据毛文锡《茶谱》的记载,新化产茶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产茶史可追溯到唐朝。

《新化怀古》里记载“茶长家家客,溪流处处通”。从前,茶是新化人生活的依靠。每家每户都有人种茶,每个村子里都有茶园,每个乡镇都有制茶厂,这里的人们大多都是以种茶为主。

这一点,曾经在渠江流经的奉家镇工作的罗新亮感触很深。不是本镇人的罗新亮1996年就来到了奉家镇派出所担任民警。那时候,因为境内渠江源茶叶泡出来的茶香气很特别,亲戚朋友经常托他带茶叶回去。

在以前的奉家镇,大多是老百姓的家庭作坊,一个木房子,几十平方米,没有形成规模。后来,罗新亮的姐夫在镇上办起了一家茶叶厂,流转了百姓的土地种茶,也收购百姓的茶叶,但由于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人力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做了几年之后,茶厂难以为继。

2018年,本就看好茶叶市场的罗新亮,从派出所辞职,脱下警服,接手了姐夫的茶厂。

怎样使茶厂起死回生?罗新亮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投入本就很大的基础上,他又建了一栋4000多平方米的加工厂,用现代化的机器来加工茶叶。

独特的地理环境、苛严的采摘标准、精纯的制作工艺、极致的品质追求,使得紫金茶叶生产出来的渠江红茶具有油润乌亮、蜜香醇厚的特色,煮之,香气怡人。

罗新亮带着这些茶叶,参加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茶博、农博盛会,和同行交流学习,同时也有力地宣传了新化红茶的精品——渠江红。

“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成为文旅卖点

渠江源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贡茶区、名茶区,茶叶生长在海拔800-1100米,板页岩土壤且四面环山,气候温凉,雨量充沛。云山雾海,清冽幽泉,这里也被评为了“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

罗新亮适时而动,在这片国家AAA级景区上建了一座紫金山庄。茶客可以过来欣赏云海或日出,参观茶园,亲自体验茶叶的采摘与制作,体验不一样的晚茶活动。

罗新亮的讲述中,有着藏不住的自豪。如今看来,他的确独具慧眼。

“依托渠江源茶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我们这里如今也成了茶旅休闲游胜地。”罗新亮希望把渠江源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万亩茶园亿元村”。联合周边资源,将渠江源村的田、土、荒山等发展成高标准茶园,做一个全国高标准茶叶示范园和一个茶叶博览园。联合新化各大茶企,以渠江源为核心,建成国家级茶叶特色产业园,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实现农村综合体打下基础。

携千户手 种万亩茶 创亿元业

新化有着“千年茶乡”之称,茶叶已经成为了这里扶贫攻坚的核心产业。罗新亮一心做茶,他更大的“野心’是产旅融合、互利双赢,和当地老百姓共同致富。

曾经的贫困户刘崇荣说,“我的茶园因为培管精细,每亩毛利润能达到1万多,今年茶叶收成还不错。”依托茶园,他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渠江源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茶叶,没有种茶的农民还可以在我的加工厂打工,我给茶园培管工人开出了120元每天的工资。”罗新亮的紫金茶业公司,春茶期间,有近100位采茶工人上山采茶,让部分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而在雪峰山滋润下的高山有机茶,深受市场的欢迎,罗新亮茶业公司生产的“渠江红”“渠江贡”不出新化就基本销售一空了。

如今,漫山遍野的茶园,花开遍地的茶企、合作社,回味无穷的高山有机茶俨然成为了新化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绿色”金矿。

“携千户手,种万亩茶,创亿元业”罗新亮正在倚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文化底蕴,一步一步做强做大自己的”茶叶王国”。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欧阳钦君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3/14/908878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