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长江比作一条巨龙,那么湘鄂赣三省无疑就是龙腰,腰有力,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3月17日至18日,全国两会结束不久,湖北省党政代表团来湘考察,并在长沙举行合作发展交流座谈会。
这是今年首个来湘考察的高规格党政代表团,湖北省党政代表团由省委书记应勇、省长王晓东率团,省政协主席黄楚平等7位省领导一同参加,且20位市州、厅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随团到访。
高规格来访,湖南方面自是高规格接待,省委书记许达哲、省长毛伟明、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省委副书记乌兰等省领导悉数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来湘之前,湖北省党政代表团一行在江西考察。
为何而来?
湖南、湖北、江西同属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湘鄂赣三省默契地“同频共振”。
湖南代表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建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努力打造全国经济新增长极,湖北代表团则提出《关于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江西代表团建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并适时上升为国家战略。
而“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均成功写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如此看来,这一轮省际高层交流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中三角”“第五极”,抢抓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在区域经济版图中,北有京津冀,南有粤港澳,东有长三角,西有成渝双城经济圈,唯独中部地区尚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引领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
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国家重要产业分布应逐渐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承接重要产业转移的最理想区域之一,加快一体化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国家重要产业落户“筑巢引凤”。
以湖南湖北为例,两省经济体量加起来超过8万亿元,总人口接近1.5亿,在打通国内大循环,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上,“九省通衢”的湖北和联结“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走廊的湖南,某种程度上将影响中国经济腾飞。
笔者认为,龙腰有多大的力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巨龙腾飞的速度和高度。
来看了什么?
3月17日下午,湖北代表团抵达长沙后,就马不停蹄地奔赴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三一集团考察。18日,代表团一行又先后考察了中联重科、长沙中电软件园、华曙高科、航天环宇、58小镇、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地。
从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到工程机械、增材制造、航空航天、互联网科技、文创等产业发展情况……代表团此行,看的都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和企业。这些地方构成的,就是湖南发展的剪影。
笔者发现,大湖南北的这对兄弟,不光住得近,而且还长得很像。
同为粮食大省,共同创造了“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经济体量上,随着“十三五”收官,两省都迈过了4万亿的门槛。
论发展成效,湖南湖北更是在同向奔跑,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的汛情,两兄弟跑出了极为相似的姿态。
2020年湖南GDP增长3.8%,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2.3%,领跑全国。而作为抗疫主战场的湖北,在迅速控制疫情后,咬紧牙关,克难攻坚,地区总产值恢复到了2019年的95%。
长沙有v谷,武汉有光谷,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声名鹊起,而湖北东风二汽则是共和国发展中的重要引擎。湖南正由农业大省向创新型省份转变,湖北也不遑多让。“十三五”期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0%。
“出湖”一般指的就是洞庭湖,据说能“出湖”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毅力和韧劲,还有居安思危、厚积薄发的心性。
大湖波涛锤炼千百年的两兄弟,自然不会缺少这样的品格。洞庭湖孕育出的文脉精神,让两省在遭遇突发情况下,都保持了“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倔强,经济的快速复苏,活力的迅速反弹,都是这种地缘品格的呈现和发展后劲的显现。
座谈会上,许达哲指出,湘鄂两省同是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同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成员。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指示要求,在考察湖北时提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重要指示要求,赋予湘鄂两省的使命任务在内涵要求上是一致的,为我们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
笔者认为,使命相同,性格相同,促成了脚步的相向,同为“龙腰”必然都想“舞”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对此,应勇表示,希望以此次学习考察为契机,与湖南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产业协作为基础,以长江大保护为重点,以平台载体为纽带,以公共民生服务为抓手,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中携手同行、并肩奋斗,共同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全国重要增长极。
成果如何?
座谈会上,许达哲表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们吹来了加速崛起的东风。希望以这次湖北党政代表团来湘考察为新起点,加强衔接对接,完善常态长效交流合作机制,把湘鄂两省交流合作推向更广领域、提到更高水平,共同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谈及两省乃至中部城市群的合作,湘鄂联手“赣”的故事并不少。
就拿硝烟尚未散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来说,在武汉最困难的时候,湖南率先提出“同江同湖同舟共济”,第一时间派出精兵强将投入武汉保卫战,先后派出18批次,1502人的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和黄冈。
近年来,湖北商会会员企业在湘投资总额累计约800多亿,吸纳30多万人就业,近70万湖北人在湘生活工作创业;湖南商会会员企业在鄂投资总额累计50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25万多人。
而三省共同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南昌行动》等一系列重要框架协议和具体合作文件;基础设施加快联通;生态环保共保联治,三省政府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湖泊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联合宣言》;产业合作稳步推进;公共服务逐步共享;“沿江连片”发展的新格局已现雏形。当然,如何促进人口、资金等要素频繁在区域内快速流动,湘鄂赣三省在顶层设计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座谈会透露,湘鄂赣正合力完善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工作机制,包括:
三省党政负责同志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三省常务副省长每年召开一次协调会议;
三省共同组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合办公厅,由三省发改委主任共同担任主任。
笔者认为,一个兄弟、一个老表,如同血浓于水的道理一样,中部三省的情谊早已被镶刻在地缘的基因之中。
而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产业集群、雄厚的农业基础、显著的区位优势,是“中三角”城市群成为“第五极”,舞动龙腰的底气。
池鱼非龙,一湖非海,那么两湖相汇联手“赣”呢?笔者认为,中部城市群的抱团,将会形成一片新的蓝海,将使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蛟龙入海。
正如应勇在座谈会上所说:“中游通,则长江通;中部活,则全盘活。”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