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影评丨守护我们的《家园》 不止是熄灯一小时

来源:红网 作者:张皎 编辑:吴思静 2021-03-31 11:27:56
时刻新闻
—分享—

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夜晚,地球上有一些人就开始迎接一小时的“黑暗时光”。这个名为“地球一小时”的全球性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节能活动,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自2007年在澳大利亚首次举办以来,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逐渐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全民环保活动。3月27日晚8点半,2021年“地球一小时”熄灯仪式正式开始,今年的主题依旧是“为地球发声”,意在促使公众更加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QQ截图20210324115210.jpg

提起环保,有一部叫做《家园》的纪录片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看完之后足以让我们在大自然面前重拾敬畏之心。

这部纪录片拍摄周期18个月,穿越54个国家,共120个拍摄地点,全片采用航拍的形式,画面纯美而震撼。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尼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戈壁荒漠;从美国德克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海的摩天大楼、深圳的工业城镇。电影用客观冷静的视角,向世人展示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及的现状;用奇特绚丽的美景唤醒世人,珍视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QQ截图20210324115243.jpg

影片采用旁白的方式进行着叙述,“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全球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的12倍;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全世界交易的谷物有50%以上用于动物饲养或生物原料;40%的可耕地情况恶化;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处于减产的危险;过去15年的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冰盖密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

虽然是环保主题,镜头里却极少出现污秽和不堪,反而有更多的画面都在讲述自然的壮阔、生命的丰饶。这个蓝色星球被导演贝特朗书写得美丽而充满诗意:“河网终于形成,就像是人体的血管,树木的枝丫,树液的导管……蓝绿藻和贝壳结婚生下珊瑚,大堡礁35万平方公里的珊瑚丛中,又孕育了1500种海洋鱼类……”没有描述未来灾难的电脑特效,没有触目惊心的血腥暴力。那些实实在在的现世镜头,以及被放大字体的数据资料让人震撼。

QQ截图20210324120829.jpg

自2009年中国参与接力“地球一小时”活动以来已有十多年,我们也应该有更多的思考与行动。不可否认,“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开展,的确具有提醒人们重视二氧化碳的减排和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重要作用,参与者的环保意识也一定程度上获得提升。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只是抱着娱乐的心态来参加这个活动,而对真正的环境保护,或许仅在于举办活动的这一天,抑或者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对于“地球一小时”意义的认知,是浅显甚至功利的。熄灯一小时只是形式和手段,普及环保观念,激励环保行动才是目的。

fc1f4134970a304e9b59d1f8964aca80c8175cc5.jpeg

5882b2b7d0a20cf48236c0b9308b2630adaf99be.jpeg

鸟巢(国家体育场)熄灯前后。

的确,有时太过注重于活动形式的效应,往往忽略了对其内涵的深度挖掘,让人们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于“地球一小时”活动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却并没有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依然“大手大脚”地用水、用电、用煤、用油,也让这个活动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倡导“地球一小时”,与“无车日”等活动一样,时间虽短,但环保的意义却不短。它不是应景之作,而是一种导向与向往。与其将目光放在对熄灯一小时的围观上,不如去认真思考,如何利用活动的高关注度来凝聚环保共识,助力环保行动,充分挖掘“地球一小时”活动之外的意义。

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人类既是地球万物共生的一份子,也是自然馈赠的共享者。

请牢记,是我们需要这个地球,而不是地球需要我们!

我们也一直相信,普通人微小的努力,是让环境保护成功的关键。

保护自然,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红网时刻记者 张皎

来源:红网

作者:张皎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3/30/913979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