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三只眼看矮寨”③:大桥差点“胎死腹中”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张立 2021-03-31 20:55:20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乘近期省内主流媒体,对矮寨大桥乃至湘西进行集中宣传之机,红网特约作家吕高安,推出“第三只眼看矮寨”专题系列散文,通过描写矮寨古今之变,体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交通精神传承,以及矮寨人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改变山河,追求幸福的不坠之志。

1.jpg

QQ截图20210331194141.jpg

矮寨大桥从德夯大峡谷“长”出来。上下图陈国平提供

文/吕高安

任凭风霜雨雪,任凭哪个角度,怎么看,矮寨大桥都像德夯峡谷“长出”的奇迹。你可曾知,“奇迹”差点与矮寨失之交臂呢?

2004年10月,包茂高速湖南吉(首)茶(峒)段(简称吉茶高速),启动筹备。50多公里的吉茶高速,到底以何种方式,经过德夯大峡谷,这是首要问题。

隧道、桥梁两种方案唇枪舌剑,争论激烈。

“隧道派”已然做了大量工作,一串串数字,一个个先例,一条条理由,信手拈来,理直气壮。他们说,隧道施工,走线底,穿过崇山峻岭,绕行11公里,但经验成熟、技术老套,坛子里摸乌龟。而且,国内外处理同类问题大都采用“隧道方案”,造价成本不高。

他们“忠告”说,倘若采用桥梁方案,跨过德夯大峡谷,建一座1176米长的塔梁分离式悬索桥,前无古人,谁也没有经验,没有把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况且峡谷建桥,“拔出萝卜带出泥”,捎上多座小桥,总造价要高出几个亿。桥架矮寨,气候一天三变,通车后,抗冰保畅难度、运营成本更是“未知数”。

而“桥梁派”同样言之凿凿。德夯大峡谷,地处丘陵至高原过渡带,岩溶特别发育,地下水系较高。假如修11公里隧道——当时国内最长隧道,从水位以下穿过,水系势必遭到破坏,一天下来,将有几十上百万立方的漏水,需要处理,风险很大。

关键是,山顶上住着10来个村上万老百姓,田土、池塘里的水,会随之泄漏,搞得不好,他们都要被“赶”出家园。这荒郊野岭,仙鹤立足都难,哪有空地建房、垦荒,安置百姓。工程造价、拆迁经费、不可预见费......总成本不会低于建桥梁。

即使勉强把隧道搞通,百密一疏,透水事故随时发生,洞灯24小时通明;何况隧道方案比桥梁方案,线长几公里,车流日日绕行,费时费油又感压抑,管养成本、社会成本更是“大窟窿”。

从环保说事,修隧道,给几亿年的地质结构造成大破坏,两三百万方土石往哪堆?堆到哪,都是对矮寨风景的“扼杀”。

而修桥梁呢,土石只有几十万方,水系、生态基本不被破坏,没有搬迁、饮水问题。更重要的,大桥通车,矮寨平添一景,司乘“秒过”,奇趣大自然一览无余,苗歌苗鼓婉转悠扬,令人心旷神怡。可以肯定,大桥建成,对扶贫开发、旅游开发、民族团结,绝对是“加分项”。

好在省委省政府决策层,具有前瞻意识,选定桥梁方案。交通运输部深深理解、相信“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湖南人,于是拍板建桥。

矮寨大桥,全称“矮寨塔梁分离式悬索大桥”,即两根绳索将大桥挂在峡谷两岸。桥跨1176米,当时世界第一跨,谈何容易?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科学周全的设计,是蓝图变成现实的前提。为此,业主、设计单位真是绞尽脑汁,踏破铁鞋。

他们经常走出去,到各地“取经”;时不时请桥梁“大亨”们,莅临湖南“传经”。

微信截图_20210331194803.png

QQ截图20210331194815.jpg

上下图:为矮寨大桥设计团队工作情形。刘榕供图

2004年至2007年三年半里,他们数十次地跑,跑遍矮寨山山水水,桥塔、锚锭、主梁逐个进行设计攻关。光是地勘、岩土工作就做了两年。

“纵观国内很多山区桥,矮寨大桥的索塔、锚锭选位,应该是最好的。”著名桥梁专家陈国平评价说。

那时候,山区无法宿营餐饮,工作人员常常干粮度日。爬上山,走下山,去矮寨镇打一次“牙祭”,需要四五个小时。说是镇,其实就是一个村,一家小餐馆门可罗雀,哪像现在熙熙攘攘。

湖南交通规划设计院桥梁设计院总工程师刘榕回忆:“一次实地踏勘,正好冰冻厉害,荒山野岭,路滑沟险。我们设计团队爬上山,在山背突然碰到一个妇女,一见我们,就‘嗡嗡嗡’哭鼻子。她说牛不见了,找了老半天,没影子。实际上牛已踩空,摔滚山下了。当时不觉得,事后想想都害怕。”

设计方案出来,不能万事大吉,得时时跟进。矮寨大桥前期施工,发现不少大型溶洞。一天,吉首岸桥台边缘,突然掘进一个一两米的黑洞,不知有多深,不知多少蛇蝎潜伏其中。

再阴森恐怖,也必须下去,确定溶洞走向。现场围着几十号人。“我们去!”刘榕和设计代表龙树威,自告奋勇、毫不犹豫钻下去。

什么困难,一钻下去就有希望。

人们往往容易见证和分享“一朝分娩”,却不知“十月怀胎”的纠结和艰难。

2021年3月31日于长沙

作者简介:

吕高安,男,邵阳市人,作家,书法家,教授级高级政工师,湖南高速集团中层干部。出版专著一部。近10年来在央省主媒发布文学、新闻、评论近400篇140万字。执行主编12卷本140万字文化丛书,获省领导撰文高评。散文《被十字架腰斩的情缘》获中国长城文学奖、全国法制文学二等奖;散文《猪血丸子弹起过年的“土琵琶”》被选为高校教材;散文《娘,你眼角的泪干了没有》网络点击量60多万次,获众多网民、名家好评。报告文学《解密“种子”的基因》在人民日报整版刊登,入选中宣部《时代楷模钟扬》一书。评论《共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国”:青春中国的最炫唱响》红网首发,并被数百家网站转发。理论文章《政治视域下加强农耕文明教育势在必行》被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2019年度全省政治思想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第三只眼看矮寨”①:打开矮寨的春天

“第三只眼看矮寨”②:不死的“竿子军”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3/31/91441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