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八旬退休医生夫妇志愿无偿捐献遗体:“这是我们对国家最后的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张皎 吴思静 编辑:康晓乔 2021-04-02 17:33:09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31日,长沙雨花区的一对八旬退休医生夫妇签署了遗体无偿捐献志愿书。两名老人在湘西相知相识,并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一个多月前,他们作出了这个郑重决定,老人袁桂馨说:“我们老了应该做什么贡献呢,只能把遗体捐出来。”

微信截图_20210402164742.png

在雨花区东塘街道牛婆塘社区一间普通民房,记者见到了满头银发88岁的袁桂馨(右)和89岁的肖衍华。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对为医学奉献一生的伉俪作出郑重决定:签署遗体无偿捐献志愿书。对于他们的“惊人之举”,邻居和亲戚颇为震惊,他们却报之以潇洒一笑:我们是学医滴,愿意为国家做贡献。

医学伉俪曾下放农村当“赤脚医生”

“我老屋在中山西路先锋厅附近,细时候屋里冇钱,伢娘就把我送得去学医。”肖衍华告诉记者,当时的省卫校学期为三年,学生读书不用交学费,还有免费伙食。1953年,肖衍华进入该校医学科就读,班上50多名同学年底学科成绩“赛马”,他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顶好滴!”

1955年毕业后,被学校分配到当时的湘西州第一人民医院,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转折。在这里,他认识了从原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毕业,被分配到湘西州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的上海妹子袁桂馨。

“我老家在上海市淮海中路附近,但是读书毕业后没得选择,大家笑话我,说我是从‘米箩筐跳到了糠箩筐’。”袁桂馨回忆,当时的湘西地区医疗条件简陋,眼药水和麻醉药等,都需要他们这类专业“尖子生”配制。在医院工作期间,自己和肖衍华交集不断,随后自由恋爱、成家生女。

据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两人还被下放到当时的泸溪县石榴坪公社,在大队担任“赤脚医生”。袁桂馨说,他们时常在田间地头挖中草药,为百姓看病开药,有时候半夜接到出诊通知,“走夜路”也要随喊随到,从来不讲条件。“那时候日子虽苦,但是农民对我们很好,我们心里美滋滋的!”肖衍华感慨道,那时每到逢年过节,乡亲们都会捉鸡杀鸭主动送上门,“糍粑都是一箩筐一箩筐地送”。

齐齐签署遗体无偿捐献志愿书

“再不下决定,万一哪天走了就搞不成器哒。”肖衍华坦然地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定期上门进行卫生清扫等服务的志愿者口中得知遗体捐献等事宜后,他和同为民盟盟员的老伴当时就有了这个想法,和女儿再三商议后,上个月,他们最终选择在遗体无偿捐献志愿书上签字。

他们的大爱举动,也深深地感动着志愿者。志愿者侯舒月说:“死亡是人生的必然,但在死亡后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那是对社会最后的感恩。”

“对他们积极参与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处处长傅绒呼吁,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这项工作中来,为挽救更多生命,更好地服务医学事业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红网时刻记者 张皎 吴思静 整理报道

资料来源:雨花区融媒体中心 政法频道 潇湘晨报

来源:红网

作者:张皎 吴思静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4/02/91525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