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9日讯(通讯员 张媛 贺文祥)春光明媚,203路村镇公交车沿着蜿蜒的石三门大道一路向南。车内,三两个村民讨论着今天卖菜的收入,一位大妈眉飞色舞地描述刚出生的小孙子的可爱模样……车外,青山环抱,溪水潺潺。
载着希望与美好,一条条农村公路像金丝带一样串起碧水青山间一幢幢各具特色的民房,串起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串起如一颗颗明珠般蓬勃奋进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近年来,天元区不断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求,服务镇村经济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织密路网,畅通经济内生活力
大道出深山,路通百业兴。
天元区南北长约 37km,东西宽约 11km,整体地形狭长,交通网络建设任务重。近年来,天元区坚持以项目为牵引,以攻坚为统揽,抢抓发展机遇,持续推进交通扶贫纵深发展,该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依托路网联结、体系构建,天元区逐步打通了城乡发展循环,畅通了经济内生活力,使城乡一体协同推进、工业农业提质增效。过去的一年,天元区通过整合各类资金,实施管理养护的农村公路总里程为900多公里,着力强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支撑,整体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骨干农村路网三纵七横,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天元区综合交通规划的重点。三纵是指:京港澳高速、湘江大道、滨江南路;七横是指,S327、S329、龙州路、三潭线、三古线、三月线、长株潭南外环。
天元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骨干线路或加快建设、或提质改造、或拓宽改造,能够有效强化纵向辐射带动作用,横向成网高效畅达。
联村通组,为农村奔小康引路
要致富,先修路。如今,一条条水泥路直铺家门口,一个个小村落如雨后春笋般,在大交通之下呈现出大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天元区道路交通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月福大道、湘新线、砖建路……的建成,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天元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天元区将提质改造、拓宽改造、建设多条联络线,加密产业服务路网,真正实现铺路奠基、筑路发展、兴路引领,更好服务农产品加工园、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恒大高科农业项目及十三门洞景区等。
一条路能够带动一个产业, 一条路可以改变一个村庄,一条路也能致富一方百姓。
2020年年底,三门镇黄田村的村组道路终于铺上了水泥,村民结束了出门一脚水,回家一脚泥的生活。他们高兴地说:“村子干净整洁多了,种植的香椿等农产品可以及时运输出去了。”
据了解,天元区还加大村组道路建设,确保相邻村之间至少有一条道路直连,且道路宽度不低于 6.5 米,满足错车需要;重点梳理相邻建制村之间的直线连通情况,避免出现“邻而不近”的交通藩篱;保障组组通公路100%水泥(沥青)硬化,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加强。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通过高速公路、国省道的建设,以及农村骨干路网的提质加密,天元区将形成“三纵七横多联络线”的公路网格局,实现 35 分钟交通全覆盖。
畅通出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有了美丽乡村路,才能公交处处行,把实惠和便捷带给村民。
近年来,天元区在现有的公共交通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多层次公交体系,构建“城市公交+城乡客运线+镇村客运线”的“全面一体化”发展模式 ,着力打造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区。
“以前总担心蔬菜卖不出去,现在再也不用发愁了。”家住三门镇响水村的村民吴新球高兴地说,“我搭乘早上一趟公交车就到市区的菜市场。”
天元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 “优化布局、提升服务、联通末端”等手段,天元区不断完善城乡客运网络布局、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改善民生,支撑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的发展,形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截至目前,天元区开通城乡公交专线51、32、203、D151、D152、D153等线路,惠及4个街道与乡镇、30余万群众,有效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乘车难、农产品运输难、农民就医出行难等问题,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天元区根据规划将搭建并完善城乡公交骨干线 5 条、普惠线 6 条、镇村公交线 7条,其中有 2 条镇村公交线路为旅游专线,服务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核心区的景点。
来源:红网
作者:张媛 贺文祥
编辑:曹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