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国工匠”是怎样炼成的?一起来看他们的经历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朱丽萍 编辑:马丽红 2021-04-14 14:08:2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杨朝文 朱丽萍 长沙报道

4月13日,首届“大国工匠·湖湘论坛”在长沙举办。高凤林、陈行行、王树军3位“大国工匠”和特邀嘉宾邹彬分别作主旨发言,并讲述各自追求卓越的工匠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414104052.jpg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

高凤林:“1万小时”定律,是从平凡到超凡的必要条件

1980年从技校毕业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就一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从一名普通的焊接工人到“大国工匠”,高凤林经历了日以继夜的磨砺。

“‘1万小时’定律,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熟能生巧,正是经过艰苦的锤炼,高凤林的焊接技术逐渐脱颖而出。他介绍,参加工作以来,经他手焊接的火箭发动机达到140多台,焊接的焊缝总长度达到12万多米;由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研制的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多个顶尖科研小组都没有攻克的难关,他一天一夜就拿出了解决方案;在新材料钛合金自行车研制中,他生产的样车经过了20万次振动试验,超过国际标准10倍以上,并已成功应用到长征五号钛合金构件上,这个成果连同另外两项创新成果,一举拿下了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的三项金奖……

高凤林认为,理解工匠精神,必须理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内涵,将事业看成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并扎根在这个事业的生产一线上建功立业,通过持续专注,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极致。

在高凤林的带领下,依托首批全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他的团队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工人。工作室19名成员中3名被评为特级技师,3名被评为高级技师,6名成员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10414104037.jpg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技师陈行行。

陈行行:人生不拼不精彩

今年31岁的陈行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加工中心操作工。10年时间,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他以其他优秀工人为榜样,拼出了年轻一代“大国工匠”的风采。

2014年,陈行行备战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为了尽快缩短与老师傅们的技术差距,陈行行每天十多个小时守在机床旁进行反复练习,无论吃饭、睡觉,满脑子都是程序代码在飞速运转。最终,刚开始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到比赛前,只要4个小时就能全部完成。在赛场上,他是唯一一个靠全手工编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加工任务的选手,凭借精湛的操作技能拿下全国第一名,并破格晋升为当时所里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人生不拼不精彩,我要凭着实力和勇气,大声说出我行。”取得优异成绩的陈行行并没有就此止步。别人不能完成的某部件加工难题,他经过摸索,可以用比头发丝还细0.02毫米的刀具,在直径不到2厘米的圆盘上打出了36个小孔;通过改进技术,他将某壳体加工合格率从难以逾越的50%提升至100%。

依靠过人的技术,26岁的他就成为单位里唯一的一位特聘技师,并领办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如今,他身边的25名全国技术能手和无数青年职工成为了科研生产的中坚力量,在国防科技事业一线,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困难各个击破。

微信图片_20210414104042.jpg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机修钳工、高级技师王树军。

王树军:以不服输的倔劲创造奇迹

1993年,从技校毕业的王树军加入潍柴集团,成为一名维修工人。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成长为大国工匠,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在他看来,背后正是工人阶级不服输的倔劲。

2004年,为提升产品品质,潍柴大批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其中很多精密部件都是厂家核心技术,部件的维修手段更是严格保密。2009年,正值生产高峰期,一台加工中心数控转台锁紧出现严重漏油现象,等外国专家来处理已经来不及,王树军自告奋勇提出自己检修的建议。

“转台下安装有无数精密传动零部件,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但想到机器调试时外国技术员对我们不屑一顾的眼神,当时倔劲就上来了。”王树军说,没有一点精气神,不敢想、不敢做、不敢闯,那什么也干不成。王树军一边摸索一遍检修,光机器就拆了三天,克服无数次的挫败感后,王树军最终还是成功让机器正常运转。

“这次尝试,改变了我的维修理念:我们修的不仅是设备,重要的是打破了对洋设备的盲目崇拜。我们中国工人有能力、有智慧站在装备制造的世界最高峰。”从这时起,王树军和他的团队进一步创新技术,迈出了从修设备到造设备的转变,成功实现潍柴集团一号工厂装备自动化改造。以此为起点,王树军团队共实施重大创新项目23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62亿元。

微信图片_20210414104046.jpg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员邹彬。

邹彬:用十足的韧性接受挑战,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极致

邹彬出生于新化县一个农村的“砌筑世家”,初中没读完就开始打工生涯。在父母打工的工地,他从和灰浆、挑泥沙、搬砖头做起,再到老师傅旁边一边帮忙一边偷师学艺,用一把砌刀发扬“新生代”工匠精神,并成功“出圈”。

“对于砌墙,我有着处女座的‘强迫症’,如果我砌的墙面达不到我心里的那个标准线,我宁愿推倒重来。现在想来,那时可能就是我对‘工匠精神’认识的萌芽,认为干活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就是依靠这样的韧性和耐心,邹彬一步步练出自己的手艺。

2014年,邹彬参加中建五局的技能比赛,成功拿下砌筑组第一名。随后,他又陆续参加行业更高级别的比赛,一路过关斩将,加入国家集训队,代表中国征战世界舞台。“计算不准图形数据,我就砌好一面墙,对照图纸、检查误差,再把墙推倒、拆掉,又重新开始砌,8个月时间里,我就这样反复训练。”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邹彬获得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

如今,这个95后大国工匠,成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管理员,并领办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依靠这一平台,他和工友们着力解决重点工程项目质量管控难题。从砌筑工到质量管理员,在邹彬看来,砌筑不再只是吃饭的工具,而是“品质保障,价值创造”沉甸甸的担子。在平凡的砌筑岗位上,既要学习老一代农民工的敬业担当与工匠精神,也要用创新思维武装自己。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朱丽萍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4/14/91845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