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航拍风景。
红网时刻4月16日讯(通讯员 王娜 张媛)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在东司塘和新陈埠港散步,已成为李建国和何思楼的日常。他们说:曾经水清岸绿的东司塘和陈埠港,回来了。这两个曾经臭味难忍的臭水沟,经过天元区对黑臭水体进行分步骤综合整治,如今早已然是游道敞亮、绿植葱茏、水面清澄的景致。
黑臭水体蝶变成生态公园,天元区大地水清岸绿,生态文明建设拾阶而上。
今日东司塘 再现紫云英
东司塘位于西环线西侧、月塘生态新城东侧、泰山路与衡山路之间,水体面积约60亩。
对于居住在东司塘的李建国来说,他对于此处有种特别的情愫。“我在这里长大,春天一片绿意盎然,是我小时候的‘秘密花园’”。然而,三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以及污泥淤积,东司塘的水质逐渐恶化。
将心中的“秘密花园”恢复成当初的模样,成为李建国心中的愿景。
从株洲市层面来说,东司塘所在区域是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保留的城市绿地,东司塘是该区域中需要保留的现状水体,也是城市规划博古水系中具有蓄水储水的重要节点。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悠悠乡愁。2019年,东司塘被列入株洲市级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一系列整治工程提速实施。
对于东司塘来说,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塘体的清淤。根据天元区住建局勘测,东司塘近三十年的淤积,累计量已达约6万立方米,再加上游汽配园、岳塘生态新城片区部分生活污水流入塘内,高峰期日均流入污水6000立方米。
2020年8月,天元区克服了天气因素和外运的影响,一共完成了4万余方淤泥塘体清淤工作。该水塘治理完成后,可常态蓄水约4万立方米,极限蓄水可达6万立方米。除此之外,东司塘整治项目还建了长约550米的泄洪通道、约30亩湿地景观区和近1000米休闲游道。
当下,雨水箱涵、游道铺设、种树植草等建设相继完成,整体工程也已经全部竣工。而这里,也将作为未来城市绿地的核心区域,成为集景观生态、居民休闲和城市防洪蓄水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蝶变后的东司塘,紫云英开得正盛。绿意间,李建国感叹,他的“秘密花园”回来了。
绿意陈埠港 风光无限好
陈埠港,位于体育中心东侧,是天元区主要城市内港之一。
何思楼形容,现在的陈埠港,真是一天一个样。他就住在陈埠港边,有一栋自建房。他所住的地方,被陈埠港环绕。
近年来,陈埠港沿港的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基本上都实现了雨污分流,但尴尬的是,陈埠港沿线的纳污干管,一直没有动工。陈埠港流经天元区最主要的人口聚集区,区域汇水总量达到该区的三分之一。
“曾经这里水还挺清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水越来越臭,菜都不敢种了。”何思楼说。
为了堵住陈埠港的生活污水,不让其污染湘江,早在几年前,该港的截污整治工作就已启动——在新、老陈埠港的入江口,扩容、新建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抽排至河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置。
2020年12月,该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绿化面积约1.8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约1万平方米,合计栽植乔木1100多株,水生植物约300平方米,混合草毯约1.7万平方米,同时设置了健身设施、休闲座椅、垃圾桶等城市家具。利用生态湿地打造科普文化展示景观,以休憩平台、环形游道构成休闲观景走廊,同时这里也为城市鸟类、昆虫提供了均衡分布的繁衍、栖息场地。
如今,经过持续整治,陈埠港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各项治理任务已经完成,雨洪公园主体施工也接近尾声。未来,这里将变成一个湿地小游园,有水杉、池杉、落羽杉以及樱花。
何思楼笑着说:“有山、有水,住在这里,真的很幸福。”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娜 张媛
编辑:曹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