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桑植县苦竹坪乡张家湾村,一对需要爬“悬崖天梯”才能上学的兄妹,上了中央电视台,也牵动了千万观众的心。时隔8年,这张照片出现在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上,被置于“贫困记忆”展览墙的中间位置。8年过去了,兄妹俩过得怎么样?村里发生了哪些改变?红网时刻记者专访了“天梯女孩”。
余欣欣和《“天梯”上学路》照片的合影。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感受过以前日子的苦,便更感谢现在生活的甜。”
4月17日,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上,16岁的余欣欣,站在《“天梯”上学路》的照片前,拍了一张合影,露出甜甜的微笑。
“我就是照片里的‘天梯’女孩。”余欣欣介绍,这张照片,拍摄于2013年4月,地点在他们老家桑植县苦竹坪乡张家湾村。当时被央视新闻报道后,照片里余欣欣兄妹俩,成为很多人的牵挂。
时隔8年,照片里的小女孩已长得亭亭玉立。
余欣欣介绍,报道后没多久,村里的路修通了,“天梯”上学路成为了历史,2020年她走出了大山,在长沙市现代商贸中等职业学校读书,还当了班长。
余欣欣在爬“天梯”。(资料图)
小时候 “天梯”代表着危险
读小学时,“天梯”牵连着上学路。余欣欣觉得,虽代表着求学的希望,更是危险的代名词。
张家湾村位于桑植县苦竹坪乡东北角,海拔约800米,山高谷深。在以前,“挂”在深山石壁上的“天梯”是张家湾村通往外界最快的一条通道。
“天梯”之下,是七八十米深的悬崖。
“看到照片,回忆蛮多的。从我记事起,外出都会走这条路,包括六十多岁的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和我都要爬‘天梯’。”让余欣欣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她爬梯子脚踩滑,差一点从悬崖掉下去,幸好母亲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她。
报道发出后,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也牵动了省市县乡四级领导干部的心,2013年7月,一条“四级”联动筹措的便道,让村民彻底告别了“天梯”天险之路。
后来,张家湾村与邻近的银市坪村、市尤坪村合并为银市坪村。
2014年,桑植县税务局选派驻村结对干部队伍到银市坪村,开展精准扶贫。修路、供水、保电等一系列扶贫措施后,银市坪村全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原贫困人口150人全部如期脱贫。2018年,银市坪村通过市委、市政府贫困村出列验收,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原张家湾村也修建了一条可供汽车通行的公路,连接起了村民居住点和学校、集镇。
在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上,《“天梯”上学路》的照片被置于“贫困记忆”展览墙的中间位置。
长大后 “天梯”是一种激励
危险的“天梯”没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余欣欣而言,“天梯”有了新的涵义。“初中时,‘天梯’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激励着自己要走出大山。”
在镇里上初中时,她曾写过一篇作文,里面写着“一定要走出大山”。大山外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余欣欣有想象过,但也没有想象出。
2020年6月,中考成绩出来后,她比报考高中录取分数线差了几分。也是那个6月,长沙市现代商贸中等职业学校负责桑植县招生老师黄睿、刘凤英,从长沙出发,开了近8个小时的车,走进余欣欣的老家。
“懂事、孝顺、腼腆。”这是老师黄睿对余欣欣的第一印象,“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他们村招生,看到了大山的孩子对走出大山的渴望。”
学校在长沙,学费需要一万多元,对余欣欣家来说,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爸妈需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用钱的地方多,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好在近些年,家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哥哥也能给予一些支持。在老师与父母交流后,父母支持她报考长沙市现代商贸中等职业学校。
余欣欣在班上担任班长。
现在觉得“天梯”能带动新发展
2020年,余欣欣到长沙,读的是她喜欢的幼儿保育专业,她也很珍惜这次走出大山的机会,在学校里很努力。在班上还担任班长,是班主任的小助手。
她的成绩也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同时还参加社团、学生会。有时候,还会跟着同学们一起去敬老院照顾老人。“生活过得很充实。我觉得我骨子里有一种‘天梯’精神,虽遇凶险,但会一直向上攀登。”
在余欣欣的同学胡攀看来,欣欣是一个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人。“她是我生活中的‘大姐’,如果我遇到了什么烦心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关于未来,余欣欣也有了目标,“想考教师资格证,刘老师告诉我,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很不错,会继续读下去,提升自己。”
这两年,余欣欣开始关注村里的发展,看到“天梯”她有了新的思考。比如,去年她向村干部提了一些建议,如今的“天梯”保存完好,是否能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村民致富。
“农村对幼儿教育还是不够重视,希望自己以后能为村里教育出一份力。”余欣欣说,毕业后,如果有机会,她想为家乡做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